金秋十月,西安交通大学学生通讯社兴庆校区、雁塔校区、创新港部联动,组织50余名成员积极开展第三十六届学生社团“最佳团日”活动。围绕“为交大之光,为宣传之光”的主题,社团成员们分别进行了参观交大西迁博物馆、探访创新港涵英楼、打卡校园雕像以及系列“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
不忘初心,再走西迁路
10月13日,兴庆校区通讯社24名社员一起参观了交大西迁博物馆。在讲解员黄随带领下,成员们从溯源南洋到交通大学西迁,“从南洋走来”到“与国家民族同向同行”,从“永远飘扬的旗帜”到习近平总书记对西迁精神重要指示,感慨着西迁人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和辉煌成就,感受了西迁精神激励一代代知识分子奋勇前进的磅礴伟力。
伴随一件件展品的记忆重启和一段段交大故事的动人述说,大家仿佛踏上时光列车,梦回上世纪交大走过的峥嵘岁月。筹建南洋公学第一份正式文件——1896年盛宣怀《请设学堂片》、唐文治先生的《南洋公学新国文》等展品记录了从南洋公学到交通大学这段兴学强国的发展历程;1956年,交大人背起行囊,一路向西,“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用爱国、奋斗谱写西迁之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2018年至今,学校紧紧围绕党和国家战略目标,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坚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继往开来,再创佳绩!
参观结束后,社员高雨萌对西迁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西迁精神表现的是西迁前辈人为党为民、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作为通讯社的学生记者,她也不忘自己的工作:“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采访,在深入了解西迁精神的同时,能向更多人宣传,一起学习西迁精神。”
砥砺前行,做新时代西迁精神新传人
10月21日,通讯社创新港部4名成员前往涵英楼探访,对创新港校园有了更深的认识。走入数字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关键词“使命”二字。、为响应国家号召,陕西省和西安交通大学共同落实“一带一路”、创新驱动及西部大开发三项国家战略,以国家使命担当、全球科教高地、服务陕西引擎、创新驱动平台、智慧学镇示范为定位,联合建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智慧学镇,这便是创新港的由来。
走过数字展厅的一个又一个板块,大家仿佛随着创新港同成长。社员高偲智在参观完展厅后感叹道:“创新港建设途中体现出的自强不息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将会成为我们人生途中的宝贵财富。作为新时代交大学子,很幸运来到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扎实学习科研,创造自己的奇迹。”
饮水思源,为医疗事业奋斗终身
10月18日,雁塔校区通讯社4位成员分别探寻校园雕塑侯宗濂像、抗战迁陕纪念建筑和饮水思源碑。
陈永媛同学参观了侯宗濂老先生的雕像。侯宗濂教授先后留学日本、奥地利、德国等国家,在生理学研究上做出了卓越贡献。作为法医学专业的学生,她决心要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刻苦,潜心钻研科学知识,为保障人民生命权利而努力奋斗。
抗战迁陕纪念建筑是为纪念西安交大医学部和经金学院前身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和法商学院抗战迁陕79周年而建。郭静参观了建筑,感慨道,“铭记历史,传承西迁精神,是每个交大学子身上的责任。同时作为临床药学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做到积极上进,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来到饮水思源碑前,蒋反柳和张优优也共同思索着,“饮水思源,文脉交通;交大建校百年,为投身祖国西北部建设毅然西迁,是对国家的回馈。一代代交大人秉承着西迁精神,以饮水思源的心,向社会、向祖国、向世界不断地做着自己的贡献。”
以媒体视角,走近校园师生
通讯社成员们还积极开展系列“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社团团支部着眼师生身边困难事、烦心事,针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和后勤安保等工作,设计调研问卷,调查师生们的生活满意度,关注大一新生入学体验感受,广泛收集信息并梳理问题,为建设更和谐美好的交大校园尽一份力。
团支部成员们还在各书院内积极倡导“关灯行动”,友情发放“随手关灯”定制小便签,利用废弃笔记本背面空白手绘“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海报,分发给各宿舍,从生活细节开始,号召同学们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倡导践行低碳生活,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努力迈进。
各部门组织开展劳动包干志愿服务,每天中午按时打扫彩虹楼绿化带,营造干净清洁的文明校园;组织“约跑”行动,坚持日常锻炼,强健体魄,共同进步,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通讯社主动发挥社团优势,以媒体视角走近校园师生,挖掘校园新鲜时事,多角度报道交大人之风采,传播交大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志愿奉献的正能量。社团新人们以“说说我眼中的交大”为主题开展“新生采访新生”活动,新生走近新生,与身边数名同龄人交流,分享大学精彩生活,展现了新生们逐渐熟悉校园环境、适应大学节奏的全新历程。
社员们将目光也投向了前段时间刚刚结束工作的交大十四运会志愿者们。大家分别采访了新能源91袁帅、18级口腔专业的王娟等7名志愿者,走近他们的故事,感受到他们身上的青春担当。对志愿者们而言,他们不仅见证了盛会的召开,贡献了青春力量,更在这次志愿者之旅中,收获了成长,这是他们终身受用的财富。
十月初,山西多地遭遇连日强降雨,关注到暴雨导致的灾情,西安交大大三学生祁一菲建立了在线求助文档,供大家提供救援和灾情信息,高效助力了救援工作。祁一菲心系家乡,勇担重任,更是彰显了交大学子的社会责任与担当,社员便策划了与她的近距离线下采访。当谈及交大课程对她的帮助时,祁一菲的语气中无不流露出自豪感:“交大开设的思修课以及我们交大学子一直在传承的西迁精神在这期间是我的精神支持,我们要为世界之光,心里就一定要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还有交大小学期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在这次也提供了硬件支持。”孕育爱国爱民的精神作为我们人生中重要的一门必修课,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在交大精神的带领下,她通过成立“求助文档”帮助上万灾民,为这门课交出了一份满分的答卷。
为提高团支部成员的新闻素养及采写水平,同时培养交大同学对新闻采写的兴趣,通讯社邀请党委宣传部胡晓楠进行面向全校同学的新闻采写基本技能培训活动。从一个宣传战线上“老兵”的思考出发,胡晓楠讲述了“用心写新闻”的多年经历与经验,“作为新闻记者,我们要像练武者一样,眼耳鼻舌身意,学习力、思维力、语言力、创新力、意志力、道德力方方面面都要练”。参加培训的左昌祐表示,“听完分享,真的受益匪浅!”
此次团日活动日程紧密充实,不仅让社团成员们一路看到、听到、学到很多交大故事,扩充了眼界与认识,也增强了社团内部的凝聚力和社团成员的归属感,加深了大家对交大的认同和对传承西迁精神的理解与感悟。通讯社作为学校的一个媒体类社团,始终秉持着弘扬正确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的精神,学习前辈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明确立场、全面思考,将最具价值的新闻宣传给更多的人,打出交大响亮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