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赴浙江省红五环集团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伍抵达集团总部。次日一早,集团在总部大楼,为来自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的暑期实践队伍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集团董事长苏勇强的讲话句句深刻,发人深思。会上还对本次的实践内容和日程进行了具体安排。

12日一早,虽有近两天的车马劳顿,但休息了一夜的队员们精神饱满地在公司食堂就餐后,来到了红五环集团总部四楼会议室。队员们首先观看了“红五环集团发展”和“第七次天路行”为主题的记录短片。随后,红五环集团董事长苏勇强进行了讲话,苏总给队员们讲述了老鹰的故事。老鹰的寿命能到70岁,但当它40岁时要做出选择,选择敲掉旧喙咬掉老指甲和羽毛长出新的,或者选择死亡。苏总用这个故事代表了红五环自1997年从零开始创业到今天的风雨艰辛以及下一个十年要开创新道路的决心。
提到西安交通大学,苏总也讲述了红五环和西安交大的长久渊源以及良好的合作关系。从2010年开始,红五环集团与交大能动学院开始合作培养人才,由能动学院压缩机系的老师为进修班按研究生标准讲授课程。这种教育模式的创新既表明了红五环对人才的渴求与投资,也是企业“没有路,走新路”的开拓精神的体现。

企业每两年一次的“天路行”活动,即一百多名员工从衢州出发,驾车途径十几个省份,翻越唐古拉山。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壮举,但在红五环,已经成功的举办了七次,苏总说,“天路行”活动就是集团里“老人”们摒除腐朽思想的重生,是新人们磨练意志经受考验加入红五环家庭的考试,更是红五环人用理想和意志勇攀事业高峰的决心体现。
“没有路,走新路”,苏总把这句话送给队员们,也鼓励来自西安交大的每一位队员,过去的辉煌固然要铭记,但学校未来的路需要每一个人去开拓,沉浸在老路中懒惰下去将必然死亡。
欢迎会结束后,人力资源部将实习队分为6个队伍,指定了不同部门导师进行接下来为期两周的车间实习。期间,队员们熟悉了压缩机机组生产流水线、实际工作流程、机组各个部件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能有机会近距离接触生产流水线,也能亲身体验每一台压缩机的装配过程。车间实习生活不同于平时在校学习,毕竟实践出真知,下面就看看我们的队员是如何一步步熟悉车间生活的……

每天早上工头都要给工人们开早会,总结前一天的工作成果与不足之处,提出今天的目标,勉励大家努力工作。现在我们的实践队员也加入了早会行列,实习导师(主要负责设计研发)会指出可能存在的进度过慢的问题,提出在装配过程中存在的难点,然后工人师傅们开始一天的工作。

队员里有党支部书记王文凯,一个非常认真的男生,实习时经常会看到他拿着笔记本跟在师傅后面边写边画。问他的时候,他羞涩地低头一笑,说道:“攻克技术难题需要打好基础嘛,这样才能在行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理论要抓紧,实践也更需要,要把握这次实习的机会,把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产品结合起来。

队员们都非常珍惜这次实习的机会,遇到问题及时向实习导师咨询,在车间里动手操作时也积极认真,体会每一个零部件是在压缩机机组中的排布位置,运转方式和作用。
此时,篮球队的主力陈晓乐也能静下心来观察小小的油气分离器。实习过程中,他积极的与实习导师互动,提出的几个关于滤水器和油气分离器的问题,让队员们收获颇丰。
车间实习过程中最大的体会就是,一线工人非常辛苦,或许我们作为未来的科研工作者,思考的不仅仅是系统流程、系统效率的优化,也应当多多考虑考虑装配过程的合理简化,最大程度的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总之,实习过程,痛并快乐着,痛并思考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