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校园生活>正文
校园生活

【实践在路上】记吴堡张家山镇精准扶贫调研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6-07-28 22:24 浏览量:

7月23日,西安交大吴堡县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四人在县安监局同事马进朝的引导下,来到了距县城最远的张家山镇进行社会调研。实践团队受到了镇政府王德烽书记的亲切接见。考虑到调研团队都来自于外地,对当地的方言不是很熟悉,王书记专门安排了宋光前副镇长和王鲲鹏同学陪同队员们开展工作。

和王书记及陪同调研人员的合影

和王书记及陪同调研人员的合影

走村串户,精准扶贫调研进行时

按照原计划,调研团队一行来到张家山镇宽马家石村进行关于精准扶贫和农村致贫因素的调研。

在宽马家石村村部,队员们翻阅了当地精准扶贫的相关资料,详细了解了该村的扶贫工作开展情况。随后调研团队分两组开展调研,一人提问,一人记录。调研过程中,老乡们热情好客,队员们默契配合,也深深感受到精准扶贫政策下老乡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支书在介绍村里的状况 队员们翻阅扶贫相关文件

在村民们的家中,队员们认真询问了当地扶贫政策的落实细节。首先,由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出一些家庭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村民无异议后再确认为贫困户。扶贫手段又分为产业扶贫和兜底扶贫两种。对于无劳动力、土壤贫瘠不适合种植的家庭,采用兜底扶贫。而对于青壮年,由结对干部负责为他们开展产业扶贫。其中,张山镇目前产业扶贫的主要内容是支持手工挂面的生产经营,效果较为明显。

队员在调研中了解到,因病致贫和因学致贫是两种主要贫困户类型。当地的贫困户大多为空巢家庭。老人年迈,失去劳动力,同时多患有各种疾病。而当地医疗卫生事业虽然有很大发展,但是仍然面临着看大病难以及医疗技术落后的问题。兜底扶贫可以解决基本生活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还有一部分家庭,由于家里出了大学生,大学学费太高,而提供的贷款甚至不够解决学费,因此致贫。

队员们在村民家中进行调研

主动学习,产业扶贫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据了解,张家山镇高家塄村的产业扶贫做得最好。生产手工挂面的产业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解决了很多贫困户的贫困问题。张家山手工挂面号称天下第一挂面,在2014年登陆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心传》后,更是名气大增。

在宋副镇长的带领下,队员们去了高家塄村,实践团队受到了村支书的亲切接见,他向队员们介绍了空心挂面的发展历程。目前,高家塄已经注册为一个挂面品牌,而且又延伸开发了很多品种。在得知由于手工挂面产业,全村仅剩的13户贫困户也将在今年脱贫时,队员们很受鼓舞。之后在支书的带领下,队员们又陆续参观了两户生产手工挂面的家庭。在手工挂面师傅张彦兵的家里,一行人听他介绍了手工挂面的工艺和目前的规模。实践队员也就知识产权、品牌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和张师傅展开讨论,积极提供自己的想法作为建议。

“用手机相机放大观看挂面,里面确实是空心的,听说面的一头放进水里可以吹出气泡。吃过挂面,更是觉得名不虚传,口感很好,很有韧劲。”在镇政府食堂,品尝过空心挂面的队员戴高峰在微信上和朋友分享说。

挂面大师张彦兵

体验基层,感受当地人文风情

在柳青故里寺沟村,队员们又偶遇王书记。在寺沟村会议室,王书记组织附近村的支书一起,带着实践团队召开柳青精神的学习会。会上,王书记为大家讲解柳青的生平和典型事迹,与会的村支书也和同学们进行了热烈交流。会议期间,村里正在进行热闹的扭秧歌活动,会后王书记带着满怀新奇的实践团队队员,在大爷大妈们的指导下也跟着扭起了秧歌。

柳青精神座谈会 柳青故里寺沟村合影留念

实践队员们还跟随王书记参观了柳青故里。临别之际,王书记用柳青寄语队员们,“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希望西安交大暑期实践团队的队员们以后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实实在在的为国家做出贡献。

“感觉这里的老乡真的很热情,他们虽然生活艰苦,但是改变现状的信心很足,我们都被感染到了。相信这里的老乡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我们也要将这里的收获带回去,让更多人关心关注这里,帮助张家山镇的老乡早日实现脱贫致富。”队长在当天的实践日志中写到。

王书记用柳青的话勉励队员们 柳青故里合影留念

附陈艳双同学小诗一首:

实践行

黄河之畔,黄土高坡,

扎根陕北,服务人民。

精准扶贫,调研基层,

了解贫苦,建设地方。

漫漫黄土,沟壑纵横,

悠悠小道,蜿蜒盘行。

大山之中,劳苦人民。

勤勤恳恳,传承挂面之乡!

交大学子,服务社会。

落实政策,寻求改良之方!

全心全意做人民的好公仆!

文字:电信学院 雷雨
编辑:董 喆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