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院部动态>多彩书院>正文
多彩书院

芥子纳须弥 方寸藏万象

崇实书院安康市政府见习团队赴李家嘴村调研

日期:2015-08-10 11:04 浏览量:

8月2日,夏日炎炎,山路崎岖,却阻挡不住交大学子“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的决心。西安交通大学崇实书院安康政府实践第二小组一行来至汉滨区李家嘴村进行土地流转问题调研。

据了解,市级重点扶持企业阳晨牧业公司自2011年起征用李家嘴村村民土地进行畜牧基地建设,本应对李家嘴村农产品产业结构升级、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产生积极效益,但经过我们具体的实践调查,据多数村民反映,由于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政府政策宣传不到位、企业相关补助资金无法尽快落实、用地权责不明,造成了土地资源无法合理开发利用、农民的正当经营权益受损等不良后果,反而成为李家嘴村部分村民心目中新农村建设与土地流转改革探索的沉重负担。

为何“工业反哺农业”、推动农业生产现代化与科技化且正乘政策支持与美丽富裕新安康目标东风的产业园建设之“琴瑟佳音”既起,得到的却是作为扶持对象广大村民的“笙箫静默”,对阳晨牧业公司征地办养殖基地的行为不甚理解甚至产生质疑?基于我们不成熟的认识,究其原因,一是沟通农户与承包企业之间的桥梁——政府及村委会机构对相关法规政策落实不到位,造成部分信息不够公开透明且与党员村民最基本的知情权发生冲突。

二是企业对“三大效益目标”——即“经营目标、宣传目标、公益目标”三者关系认识不到位,不可否认,经营目标是价值评估与战略体现的基础,宣传目标是扩大影响力与辐射度的保障,但“公益目标”即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社会效益也不应被忽视,民众对企业的认可度愈高,企业自身战略目标实现可能度愈高。而某些企业在征用土地进行产业园区建设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民众的切身利益,补偿款拖欠、工业污染物排放不合理现象时有发生,令对企业发展本存美好希冀的村民颇感心寒,不知是自身对政策认识不到位、对市场瞬息万变的讯息不能及时掌握而“等闲变却故人心”,还是对方企业出尔反尔、唯利是谋的“却道故人心易变”;

三是民众旧有的生活方式受到沖击且于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处在适应期,处理公共问题时缺乏凝聚力与强大的“意见领袖”和强有力的舆论环境,农业社会传统具有数千年的历史,其不仅仅是显在的耕作业与畜牧业,以劳力投入为主的一种生产方式,更是潜在的埋藏在中国人心中的一种文化积淀与认知模式,而随着我国改革体系建设的加快、土地应用模式转变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农业群众也必然要经历一个抛弃旧有、走向未来的痛苦的抉择与新生过程,当旧有制度作为群体的情感承载体走向生命的终结时,定会留下厚重的历史心灵情愫与难言的惆怅失落。因此,旧有的感性的乡村宗法制度与理性的法规准则之间需要一个达到绝对平衡的适应期与考验期。另外,尽管民众均存在着具有共同诉求的公共性质的难题,但由于旧有乡约宗法制度已被历史的车轮碾进且有悖现实情况发展,新生的民主法制在农村社会中还未做到真正的深入人心,因此民众间的个体力量还未能被强有力的感召力所凝聚。

在为期一天的李家嘴村土地流转问题调研中,正如“芥子纳须弥,方寸藏万象”一般,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中探寻到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亟需解决的诸多问题。我们走访了生存条件不同,对土地流转看法各异的各户村民,真切了解到了在社会转型、农业改革的大趋势下中国底层大众的民生百态与心灵呼唤,同时认识到了大城市的“华门圭窦之堂”与乡村社会之“瓮牖绳枢之室”,大学校园之“庠序之教”与社会生活之“度然后知长短,权然后知轻重”之间的差异,从“临渊羡鱼”的纸上谈兵到“退而结网”的亲身实践,弥补了自身在认识生活实践问题、处理社会事务能力方面的不足,提高了思考问题的深度。尽管我们在行动上为困难群众所能提供的只是绵薄之力且存在着诸多不足,但瑕不掩瑜,困难与不足无法遮掩年轻的我们秉承着的老一辈交大人“精勤求学,敦厚励志”的笃定坚毅与新一代交大人“扎根西部,服务祖国,世界一流”的意气风发,“梧桐生矣,于彼高冈;凤凰鸣矣,于彼朝阳”,让我们在有限的社会实践中挖掘自身无限的潜能,在“芥子之微,方寸之狭”中求索须弥之广博、万象之变焕。

文字:崇实书院 刘靓
编辑:力 行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