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直至今日,学生仍迟迟不能返校正常上课。作为长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老教师,王锡凡院士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按照学校停课不停学的要求,老师们纷纷转向网络课堂,这对于一些老教师来说既新奇又充满挑战。
4月6日,尚在清明假期,王锡凡院士身先士卒,为第9周开设的全校通识类核心课程“能源互联网”做精心准备。主动联系学院录播了一堂特殊的专题讲座,充当起了讲台上的“网红”。作为在电力系统规划及电力市场领域的知名专家,本次王锡凡院士给同学们讲解的主题是“能源革命与电力系统概论”,带领同学们共同认识世界能源结构的变革与发展。

讲座中,王锡凡院士系统介绍了在能源革命背景下,我国电力工业的现状及当前所面临的转型需求,并进一步阐述了能源革命与智能电网的内在关联。
目前,随着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能源生产革命和能源消费革命成为了当前社会的迫切任务,其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新能源的利用只有通过转换为电力才能传递到四面八方为人类服务,随着可再生能源成本的快速下降,新能源发电在未来将逐步取代煤电,因此电力系统是能源革命的核心。中国作为碳排放最多的国家,也是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最多的国家,在今后几十年将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王锡凡院士的报告指出,未来我国电力转型主要包括电源结构逐步向清洁化转型,大型能源基地向分布式电源转型以及电力市场与运行模式的转型。此外,他还强调在能源消费革命中将通过负荷调度来追踪新能源的发电,因此必须重视再电气化和发挥智能电网的作用。
最后,王锡凡院士分享了自己在多年科学研究中的心得及方法,并鼓励同学们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探索科技前沿,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课后,王锡凡院士漫步东花园接受采访时,祝愿近期开学的高三学生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并勉励他们勤奋求学,独立思考,早日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作为躬耕交大60多年的老教师,王锡凡院士心系教育发展,谈到能源和电力行业的发展,希望青年教师为中国电力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王锡凡院士对中国、对交大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积极作为和取得的成绩表示骄傲,对交大和电气学院充满信心,坚信我校一定能够在疫情之下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