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疫情时时刻刻牵动着每个人的心,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人文学院各系师生从自身专业出发,积极参与到这场抗击疫情的战役之中,众志成城,攻克时艰,为战胜疫情贡献人文力量。
以专业知识助力服务支持
面对疫情,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加入到了抗疫服务专业志愿者的队伍中。2019级硕士生赵雅怡、李艺、马嘉琪参与了“陕西抗击疫情专业服务”。“陕西抗击疫情专业服务支持体系”由陕西省社会工作协会组织建立,整合了专业社会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社区工作者等多方资源,通过“社工+医务+心理+社区工作者”(SMPC)的线上服务模式,发挥各方专业人员的优势,为受疫情影响的相关人群、易感人群、普通公众提供基本医护指导、情绪疏导、陪伴支持等服务。高校志愿者的主要职责是协助运转线上服务平台,对受疫情影响的服务对象进行预估并链接专业志愿者提供服务。
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彭瑾作为志愿者督导参与该服务平台的组织运行工作。2018级硕士生赵波参加了陕西省12355“防疫、抗疫”心理援助工作组,负责接听安康市境内的来访电话,为受此次疫情影响的市民提供相关信息咨询服务和必要的心理疏导服务。
在新疫情、新的服务模式下,想要顺利地开展服务困难重重。陕西省社会工作者协会副秘书长王尤告诉我们,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志愿者在服务体系中起到了核心的协调、链接和管理作用。社工专业的师生依托微信平台,搭建起服务对象与专家志愿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每个志愿者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志愿岗位上,时刻奋战,无私奉献。交大师生的积极参与,都无疑夯实了陕西高校社工专业研究生的联合实践模式,也展示了交大团队的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
截至2020年2月13日,交大师生参与的陕西抗击疫情志愿服务团队共接待401人,其中82人得到基本疏导,24人接受专业志愿者的服务。彭瑾感慨,“将让我终身难忘的是同我们并肩作战的志愿者们——学生志愿者全身心投入、积极提出平台运转的问题与建议,给我们督导老师信心和希望。”学生们志愿者们也感同身受,2018级硕士生赵波表示“非常敬佩我校一附院、二附院的医护人员们驰援武汉、奔赴前线,如今有机会利用所学与大家共克时艰,倍感荣幸,希望自己做好工作。天佑中华!武汉加油!”2019级硕士生们也表示“在严峻形势当前,很荣幸有机会服务他人、贡献力量,同时也真正体会到社会工作的意义——不仅针对弱势群体和紧急事件,也可以对民众做到服务平常化”“希望能借所学传递能量,并通过实践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有许多同行者陪伴,在服务的同时收获满满……”。
以人文关怀投身志愿服务
新型冠状病毒的到来,使这个春节的经历格外不同,全国各地也陆续开展疫情防范工作,并组织各地志愿者们参与其中。人文学院硕9108班许瑜婧同学在家乡福建漳州参加当地的志愿服务工作,负责在封路处检测出入居民的体温,登记来往车辆的信息,以及防止外来人员进出。在志愿服务工作中,许瑜婧同学表示收获了许多令人动容的温暖,“在我和妹妹值晚班时,居民们都很配合我们的工作,有的居民会跟我们说辛苦啦,大部分人都会对我们报以微笑,时不时有人送来零食、水果、饮料,甚至还会有人送来一大锅爱心夜宵。到了下班时间,负责志愿者的大哥却说他们准备晚一点回去,怕夜里有人会进来,让我和妹妹先回去。我想这是这个时期的缩影,虽然有一些无奈,但也有许多温暖。”
为响应社会实践指导中心的号召,硕9107班蒋金桂同学与其他参加政务见习的同学组成一队,结合自身特长和科研兴趣,从抗击疫情的实际出发,以“如何看待疫情应对过程中反映出的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问题”为题,开展调研。疫情作为一场重大公共安全风险,是对我国治理能力的大考,尤其是针对基层治理能力的一次考验。作为队长,蒋金桂同学计划带领调研小组的同学们针对这次肺炎疫情的应对情况,搜集全国多个省份的基层城市社区典型,从省内外社区应对疫情措施对比、精准预警发布、精准疫情救援、精准监督执法等各方面的应对措施出发撰写疫情调研报告,了解应对疫情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提供建议,以防范类似的重大公共安全风险。
在此次抗疫服务中,人文师生展现了强烈的专业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众志成城、同舟共济、勠力同心、共克时艰。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中国人一直在行动,交大人一直在行动,人文师生一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