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院部动态>院部动态>正文
院部动态

外国语言文化论坛第144讲举行

日期:2019-05-15 09:04 浏览量:

5月13日下午,外国语言文化论坛第144讲在外文楼B912会议室举行。应外国语学院邀请,徐锦芬教授做了题为“基于大学英语教学的科研选题与设计:教研一体的完美”讲座。外国语学院院长陈向京,党委书记杨小渭,博士生导师、教授马晓梅,兰道尔夫二语研究中心主任孟亚茹出席讲座。

徐锦芬从“高校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的角度切入,以是否应该引入研究型教学和研究导向型教学展开。徐锦芬指出,高校内普遍存在两种观点,一是教学水平高低与科研没有太大关系;二是没有学术研究,一个人的教学无法达到卓越。只有那些真正做过科研的人,才可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并能够真正让学生感受到何为真正的教学。她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性质,指出这是一门交叉学科、应用型学科,教师应该深入了解多元化信息资源教学,以及学生学术背景,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调整不同的课堂内容,不应该仅满足于教学课时的完成,需要兼顾科研任务。优秀教师应设置符合大学生认知水平的课堂内容,激发学生深入研究的兴趣。在外语教学的研究选题上,她认为首先应该立足于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源于对教学实践的思考,继而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切勿心急,要认真选题,以防研究方向偏离。徐锦芬以自己关于同伴互动和大学英语教师使用教材任务的策略与动机的两项研究为例,为在场师生详细讲解在研究选题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间,徐锦芬分别就外语教学方法、教学对象的差别对教学工作开展的难度、有效教学的特征、优秀教师应具备的特质、论文设计等问题,与在场师生深入探讨,并分享了在研究与选题上的经验,如养成与专家型教师经常互动交流的习惯,基于真实教学的研究会不断催生新的想法。徐锦芬风趣幽默,将自己在外语教学中的经验与理论结合,博得了在座师生的阵阵掌声。

徐锦芬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第二语言加工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专门用途英语专业委员会ESP评测中心常务理事、中国外语测评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湖北省跨世纪学术骨干。国际知名期刊及《现代外语》等国内外语类核心期刊外审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等省部级以上重要课题20多项,在SSCI及CSSCI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在国内期刊发表论文累计被引用3000多次,在2008年学科高被引作者前100名排行中,位列全国外语学科第4位;2017年入围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出版专著4部,主编各类教材21部。曾经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十佳优秀青年教师”“湖北省优秀教师”“华中科技大学十佳女职工”“我最喜爱的魅力导师”“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华中科技大学教学名师”“华中学者”等荣誉称号,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文字:外国语学院 潘静萱
图片:外国语学院
编辑:腾飞工作室 王琦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