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加强学院顶层设计,聆听青年教师心声,充分发挥青年教职工作用,抓住学科建设生命线,推动学院学科建设上新台阶,近日,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在主楼1403会议室举办青年教师座谈交流活动。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汪文斌,副院长孙鹤立、张宏邦,党委副书记吴锋,院长助理张立、范晓莹,工会主席蒙胜军以及学院青年教职工代表20余人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吴锋主持。

活动伊始,汪文斌介绍本次座谈交流活动的意义。他对青年教师的积极参与表示欢迎,并强调学院非常重视青年教师成长,要为大家提供体系化的平台和支撑,有组织地开展各项工作。他表示,现已步入开展“十四五”总结和“十五五”规划编制、为第六轮学科评估做准备的重要新阶段。学院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以“入主流、有特色、高水平”为目标,以学科建设为生命线,以智能传播为特色标杆,力争尽早实现学科冲A目标。2024年,学院重点对接外部资源,打造出“繁星指数”微短剧等标志性IP。2025年,积极将外部资源转化为内部教学科研成果,开展新大众文艺研究等,结合学科落地平台和项目,希望青年教师在学科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张立代表学院学科办针对学科建设的现状与问题进行详细汇报。她从指导思想、学科建设现状与问题诊断、建设目标与学科新增长点、建设任务、“工字牌内涵”、任务落实清单化管理等六个方面作汇报。她表示,学科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以“学习强科”引领业务研讨、以产教融合突破创新瓶颈、以智能传播重塑专业格局。她从学科评估排名、师资队伍结构、人才培养质量、科研能力、国际化、学科声誉、智库建设等七方面分析学科建设现状并作关键问题诊断,提出要以新大众文艺为学科新增长点,做好人才培养、教师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智库建设等建设任务,加强智能传播专业这一“工字牌”内涵建设,实行系所清单化管理以确保任务落实。





徐婧、陈强、朱利平、张窈、李巨星、王含阳、邝岩、李媛媛、刘丹和王豪十位青年教师代表,围绕自身所做工作和取得成果、下一步计划以及对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的建议等三方面发言。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活动,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学科发展现状和下一步努力方向,将继续积极参与学院新大众文艺研究、“繁星指数”微短剧、智能传播、国际传播等重点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产教融合战略,解放思想、主动担当,敢闯敢冲、实事求是,融入业界、自我转型,多做贡献,共同努力以实现学科建设新突破。

孙鹤立对本次交流活动作总结。她充分肯定了老师们“有为才有位”的认识,表示学科建设的过程是艰苦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希望与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学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将以此次交流活动为契机,继续加强同青年教师间的交流。
吴锋表示,学科分析内容详实、有深度,为我们指明了下一步工作方向,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积极开展工作。会后将认真梳理老师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形成清单,努力为青年教师成长创造良好空间。
此次活动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学院上下凝心聚力、形成共识,青年教师为学院发展和学科建设建言献策,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