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末的古城西安,新冠病毒伴随着凛冽的寒风悄悄潜入,平稳的生活被突然打乱。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档案馆、博物馆积极落实疫情防控部署,党员群众深入抗疫一线,暖心服务师生。
党员率先垂范,深入抗疫第一线
党员率先垂范,带头站在防控斗争第一线。全体班子成员及党员群众共计21人先后三次报名参与研究生监考及考务保障工作,不惧风雪,热情服务,为保障研考顺利实施贡献力量。3名领导干部、5名党员群众主动加入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承担三村西门值守、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爱心菜发放、疫情防控爱心热线接听受理等工作。杨澜涛参与值守抗疫热线接听受理工作,面对通过爱心热线反映的各类现实诉求,积极协调、反馈、解决,耐心疏导群众的焦虑不安情绪;王月吃住在学校,主动加入后勤志愿者队伍,每天在食堂跟师傅们一起工作,保障食堂正常运转、学生正常就餐;张小亚、雷励、房荣军参加物资保障志愿者服务组、楼宇志愿者,多次参加防疫值守任务、爱心菜搬运发放工作,为住户送去政府和学校的温暖和关怀;康雨晴得知家属区急需电暖器,立即联系社区干警送到家属区志愿者手里,并为抗疫基金捐款,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同志收集抗疫图文档案。西迁馆、博物馆、高等工程教育博物馆、创新港数字展厅学生解说团共计102名团员主动报名成为抗疫学生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争做西迁精神新传人。1名同学投身到西安市疾控中心支援,其余101名同学积极投身到核酸检测秩序维护、食堂配送、物资搬运、抗疫宣传、校内巡逻等志愿服务工作中,尽显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大家纷纷表示,“只要党在,我们心里就有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每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能通过热线解决社区群众急难险盼的问题,心中感到无比踏实”,“发挥志愿者精神,能在疫情期间为同学们服务是一种光荣”,“希望用点滴行动增添一点光热,希望我们的城快点好起来”。
“互联网+档案”、“互联网+展览”,暖心服务师生
居家办公以来,档案馆查档工作不停歇,暖心聚力为师生。第一时间发布《关于疫情期间开通线上查档利用服务工作的通知》,提供电子签章档案利用和学籍认证服务,保证顺利解决每一位校友“需求急”的查档难题。疫情期间暂停线下查档服务以来,档案馆通过邮件、校内师生服务大厅、微信公众号以及教育部学位网等“互联网+”服务模式在线办理档案,完成邮件在线查档60封,其中提供电子签章档案回复邮件52封、邮箱在线学籍认证回复8封;电子签章档案52人/次,教育部学位网学位认证41人/次,师生服务大厅在线办理档案查询1 人/次,诸多感谢信表达了对学校档案工作的认可和关怀。
主动服务,留存防疫珍贵档案。档案馆发布《关于提前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各类档案材料归档保存的温馨提示》,启动“防疫档案”预归档工作,梳理18方面归档资料范围,指导各单位“随产生、随收集、随分类、随整理”,确保防疫文件材料、照片、视频等多种载体和类型的档案及时有效收集和妥善保管,为学校科学精准防疫、师生众志成城抗疫留存珍贵档案。
疫情期间,交大西迁博物馆、博物馆、高等工程教育博物馆分别在公众号发布“线上观展”“虚拟展馆”相关推文,联合宣传部、校工会、团委、校友部、离退休处发布“全民抗疫、共克时艰”原创文艺作品征集。依托博物馆群落馆藏资源,结合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通过“互联网+”方式为公众打造融藏品鉴赏、疫情防控知识为一体的馆藏“漫画”公众号推文,利用丰富多彩的线上文化大餐以飨公众,让师生足不出户即能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励全校师生众志成城,为西安加油。
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胜利的曙光必将到来。让我们凝心聚力,用无畏、乐观和奉献的精神迎接抗疫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