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正文
教育教学

教务处召开西安交通大学推进课程思政研讨会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9-09-27 15:30 浏览量:

9月25日,西安交通大学推进课程思政研讨会举行。教务处处长徐忠锋,副处长杨建科,人文学院副院长张顺出席了研讨会。西安交大第一批第二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团队教师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徐忠锋在致辞中谈到,课程思政不是教育部一个简单的口号,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和未来,需要一直推进的重要举措。我们要勤于思考总结、加强宣传;一线老师应该在课前、课堂、考核的整个过程中都融入课程思政;理工科老师应该和思想政治理论老师队伍交叉,加强沟通交流,互相促进发展。

人文学院王奕轩老师分享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她认为对于任何专业而言,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都是育人。知识、能力的培养是途径,对学生的价值塑造才是终极目标。各门专业核心课程都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应充分挖掘自身特色和优势,提炼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知识学习中“润物细无声”的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 王老师以《“交叉性理论”的内涵与外延》为例再现了在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过程。通过随堂测试(“问卷星”在线测评软件)、分享清华学霸逆袭案例(视频+动画)、分享学生亲身经历(课堂互动讨论)、教师语言艺术等教学方法,尝试改变学生们头脑中的宿命论,鼓励学生们树立通过自我不懈努力从而改变命运、实现逆袭的人生信念。

军事教研室的李科老师就课程思政推进路径及课程思政经典案例撰写的注意事项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认为培养有理想有信念、能奋斗敢担当的时代新人,高校教师责无旁贷。高校教师应做到“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在教学工作中育人育心,树人树德。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应主动了解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走向,学好马克思主义“必修课”;需要精心选取课程思政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以学生为中心,灵活选取多样的课程思政实施形式;有必要打造教材、课堂、实践、课外一体的课程思政体系。

电信学部的夏秦老师结合“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围绕思政案例设计方法和教学过程介绍了经验,认为梳理各章课程思政要点至关重要,必须体现出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目标;教学过程可以借鉴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宏波团队在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三理贯通、三环相扣”中提到的教学过程结构。夏老师还演示了怎样在兼顾专业教学内容同时,通过引入“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我国在巨型机研制方面取得的成就”“华为备胎计划的启发”“《易经》对二进制的影响”等事例,把思政元素融入微型计算机基础概论这一章内容中。

新媒体学院的吴锋老师为大家展示了“一展、一库、一研”的建设思路。一展即一个 “中国近代新闻史人物图谱可视化设计展”;一库即一个“中外近代新闻史人物学习案例库”;一研即一篇“中外近代新闻史学习研究小论文”。吴老师表示,希望学校建立优秀课程设计成果展的常态化机制,提供场所,并予以适当的奖励经费支持,并对探索性研究型课程提供相应的制度配套。

杨建科介绍了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思路。他认为老师们要牢记做教师的初心,在育人过程中要加强价值观、立场、理想、信念、精神、品性等方面的教育。他指出每门课程都会有实施课程思政的文化基因,教师们要站在培养国家和民族接班人的高度潜心育人,要引领和征服学生,要有意识思考和系统设计。课程思政的方向是对的,大家都是种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课程思政没有定法,需要每个老师发挥智慧,探索经验。

 

在研讨会中大家畅所欲言,找问题,出主意,提建议,就怎样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展开积极的研讨与交流。张顺表示,本次研讨会为一线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是课程思政的良好开始,希望课程思政建设能够在西安交大不断深入下去。

文字:教务处 樊芃
图片:教务处
编辑:腾飞工作室 汪桂桢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