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正文
教育教学

黄河流域大学联盟教师发展分领域

举办“沿黄师说”数学思维培养与教学创新实践分享专题报告会

日期:2025-11-03 09:55 浏览量:

10月29日,黄河流域大学联盟教师发展分领域主办的“沿黄师说”总第3期——数学思维培养与教学创新实践分享专题报告会举行。本次活动聚焦数学教育的数字化转型与教学创新,吸引了253位高校教师线上参与。会议由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副院长易媛教授主持,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西北工业大学党委教师工作部、山东大学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马知恩名师工作室、西北地区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联合举办。

易媛表示,“沿黄师说”作为联盟教师发展的重要平台,持续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促进跨区域、跨学科的教学经验交流。本期活动聚焦数学思维训练与教学创新,旨在探索人工智能时代数学教育的新路径与新范式。

西北工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张莹教授以“AI赋能教学”为主线,系统阐述了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如何构建数智化教学框架、推进基于知识图谱的课程建设以及智能体在教学中的集成应用。她结合政策导向与实践案例,分享了如何通过AI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智能评价反馈与教学闭环优化,推动“以人为中心”的智慧教育发展,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落地的思路与方法。

山东大学数学学院纪广华副教授从分析学课程体系出发,深入探讨了傅里叶分析在本科教学中的现状与问题。他指出,尽管傅里叶分析在后续学习与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多数高校的分析课程中常因学时限制而被弱化。纪老师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加强该内容教学的具体建议,包括优化课程设置、开设专题研讨班等,以提升学生的分析思维与数学素养。

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徐小绪副教授以“泛函分析”课程为例,分享了“师-生-AI协同”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他通过AI课程智能体、数智化教材、智能批改系统等工具,构建了“教师主导-学生探究-AI辅助”三位一体的教学路径。徐老师还针对AI依赖、师生互动弱化等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强调在技术赋能的同时保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思辨能力。

会议最后,与会教师就AI工具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知识图谱构建、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等问题与三位主讲嘉宾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互动热烈,反响积极。

本期“沿黄师说”不仅为沿黄高校数学教师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也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与数学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构建智慧教育新生态注入了新动能。

文字:教发中心 谢程程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