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无休止的奋斗!”这里是3月27日机关读书沙龙(第三期)现场,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员之家济济一堂,围绕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广大干部职工畅谈感想体会,展开热烈讨论。校党委常委张定红参加本次沙龙。
“责任与担当是最大的尊严”,分析测试中心副主任孟令杰被书中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兄弟自强不息的顽强毅力所折服。孙少安是立足于乡土矢志改变命运的奋斗者,是奉献自我、勇挑重担的担当者;孙少平是在困苦中坚持建立精神家园的奋斗者,是不屈不挠敢于打拼的梦想者。正如书中所写,“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脚踏实地,积极工作,主动奋发,投身创新港的内涵建设。
“《平凡的世界》,让我看到真实、勇气、信仰与力量。”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梁栋从自身经历出发,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生活的变化,谈到普通人在国家发展大势中拼搏向上的坚韧,“平凡的工作,可以做得很完美;平凡的生活,可以过得很充实;平凡的人生,可以活得很精彩;平凡的世界,值得我们为之奋斗!”
钱学森学院副院长王娟分享了对“田润叶”“田晓霞”“贺秀莲”等女性角色的感悟,“你平凡却努力生活的样子是最美的样子!”对工作充满激情,对家庭充满温情,对生活心怀感恩,对命运心存包容,作为新时代的女性,我们享受工作、事业带来的成就感,更享受与国家时代共同前进的自豪与骄傲。统战部副部长邢旭宁分享了书中一些感人至深的片段。不论是困苦中家人的团结,艰辛中爱人的扶持,还是普通人在一次次被命运重击后的坚持,生活虽然充满苦难,但人间处处是真情,平凡的生活展现了不平凡的人格魅力。国际教育学院教师路荣谈到,作者路遥平凡而伟大,他在经历了早年的贫穷、挫折之后,以自己的如椽大笔关注社会、关心民生、批判现实,抒写了超越自卑与怨尤的理想主义精神和利他主义情怀。
档案馆张小亚、国际教育学院王美玲、期刊中心赵歌、钱学森学院张丽丽、财务处王星、王璐等职工纷纷发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苦难与幸福交织的平凡生活中,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普通人也应该有自己的追求,只要坚持,只要希望,就能收获幸福”……经典的力量久久回响在大家的心中。
机关与直属单位党委书记徐文雄谈到年轻时读书求学的亲身感受,由衷敬佩孙少平、孙少安等书中人物的个性品质。这些平凡人所拥有的非凡意志与品质,是永不言弃的坚韧,是永不屈服的奋争,是积极向上的打拼,是历经风雨却永存于心的真善美。只有在不断奋斗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感受到刻骨铭心的幸福。
张定红常委谈到,书中的人物物质贫穷但精神不贫瘠,生活苦难但内心不卑微,只要坚持就会有改变,只要拼搏就有收获。“书籍是最便宜的奢侈品,阅读是最便宜的奢侈”,她鼓励广大干部职工要坚持读好书,好读书,积极参与读书沙龙等活动,不断提升个人素养,丰富精神家园,在好书中汲取奋进力量,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人生,收获不平凡的业绩,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创造属于自己的历史印记新贡献。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路遥的时代虽已过去,但他笔下那些奋斗的精神、不朽的信念永远在岁月中熠熠生辉。对今日开拓奋进中的西安交大,这种信念,这种精神,这种执着尤为需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这是“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有机会干事业、能干成事业的时代”,我们一定要倍加珍惜、倍加努力。幸福和美好的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实现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创新港建设的目标,需要每一位交大人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