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科研人才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困惑和问题?面对科研过程的几个关键时期如何把握?怎样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第七期“火炬讲师”开讲,本期邀请屈治国、雷亚国两位教授与现场青年教师和高年级研究生分享自己的科研成长经历。

“两位老师是不是从学生时代就是学霸?什么时候坚定了自己的科研方向?”“科研初期有没有困惑迷茫和灰心丧气的时候?是怎么克服的?”两位教授根据主持人的现场提问一一作答。他们从各自的成长和求学经历出发,用生动风趣的语言向现场师生展现了他们除授课和科研外更为“生活化”的另外一面。他们认为,度过“迷茫期”一定要从适应自己的角色转变开始。现场师生听的聚精会神,不时爆发出掌声。
两位教授结合自身的项目申请经验和出国交流经历,为现场师生分享了感受和体会。雷亚国教授表示:“自己对外交流的经历是希望给自己的科研生涯一个良好的起点,对外交流过程中结识了许多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为自己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对学科交叉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屈治国教授则认为,外出交流是提升自己“硬实力”的过程,同时也能开辟眼界。“引路靠贵人,走路看自己。”两位教授都认为在自身科研道路上帮助最大的人是自己的导师,并向现场师生讲述了关于导师的难忘故事。而对“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两位教授均表示,教学是本职工作和第一要务,要将最新的成果融入教学中去,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在互动环节,屈教授和雷教授的博士生分别向现场师生讲述了他们心目中自己导师的形象,并表达了钦佩和感谢之情。两位教授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为人师表,是“科研中的牛人,生活中的好人”。同时,他们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家国情怀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进行国际交流,拓宽国际视野。导师对学生“如兄如父”般的关怀在交大师生中代代相传,是我们宝贵的财富。
“火炬讲师计划”论坛旨在学校创建“双一流”和加速推进科技创新港内涵建设之际,繁荣学术,激励思想,凝聚力量。“火炬讲师”计划通过邀请专家分享交流,点燃“思想交大”的“火炬”之光,通过优秀思想的碰撞交流,营造全校主动学习,奋进向上的“燎原之势”,努力将西安交大打造成为中国西部最活跃的高端学术论坛举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