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教育部等三部委印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简称《名单》)。《名单》在实现“211工程”“985工程”建设平稳过渡、平稳推进的基础上,对入选高校动态监测、动态调整,必将激发高校活力、推动内涵式发展。本文就“双一流”建设中,如何加快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提点建议。
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引领“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双一流”的核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中国特色表现在高校发展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作为一种公共理性和公共价值,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本质决定了其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的引领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通过“双一流”建设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必然会有困难,也可能会走弯路,这需要人文社会科学关注“双一流”建设过程,开展客观研究、缜密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双一流”建设提供价值导向、智慧基础和理论保障。
第二,人文社会科学立足特定社会历史文化、反应特定社会价值体系,是高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我国特殊的历史、文化、国情,扎根中国大地办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的重要基础。在批判借鉴国外学术成果的同时,发展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学科,是高校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学术和话语体系的重要保障;同时,人文社会科学是指引自然科学向实际生产力转化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有助于保障高校产学研紧密联系国家与地方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切实服务国家、地方需求。
第三,人文社会科学不仅仅指某一类学科、某一类知识,更是一种精神、态度、信念、价值与文化,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要求。不可否认的,伴随着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学校中个人主义和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西方意识形态有所渗透。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要体现价值引领、思想引领的功能,创造性地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有赖于人文社会科学提供支撑。建设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因此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发展人文社会科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
伴随着“双一流”建设的开展,人文社会科学发展迎来新机遇。然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要实现国务院公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建设任务,即一流科学研究、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社会服务和一流文化传承,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发展。
第一,在“取长”的同时,要积极“补短”,逐步转变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所处的相对劣势地位。新中国建立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并非一帆风顺。1952年的院系调整导致了人文社会科学相对于工科的“边缘化”地位,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产生了一批综合性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模与质量得到提升。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益发重视,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中央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作用。随着人文社会科学重要性获得官方更广泛的认可,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迎来了长足发展的春天。尽管如此,相对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学科发展的差距依然明显,表现在相对较少的资金投入以及人文社科类学者在国际学术领域相对较低的影响力。根据科技部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4年我国科研经费总投入中,理工医占98%,人文社会科学仅占2%;另据统计,2011年我国高校师生发表了193733篇SCI期刊文章,列世界第二位,而1956年到2006年50年间,我国高校师生发表的SSCI和A&HCI论文合计仅9951篇。此外,与世界一流高校相比,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还缺乏严格的学术规范,学术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进。当前,学校应紧紧把握“双一流”建设的大好机遇,明确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意义,既要大力发展理工类传统优势学科,也要“补短板”,适当向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倾斜,增加人文社会科学投入,健全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壮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队伍,鼓励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跨校跨学科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实力。
第二,在“双一流”建设中,人文社会科学要在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价值取向、评价标准和治理模式建构上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国际上所谓的“世界一流”的学术标准主要反映的是美国与主要欧州国家的价值取向、评价标准。高等教育领域国际著名学者阿特巴赫曾经使用“中心”和“边缘”的概念来描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学术地位的不平等。他指出,发达国家在知识产出和传播中起着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则因资源等相对有限而处于边缘地位。我国开展“双一流”建设,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向国际学术“中心”迈进的结构性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更要体现主体性,强调中国特色、强调社会需求,不仅要从科学研究的视角表征世界一流大学,还要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思考世界一流大学的整体职能,与此同时,积极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高国际话语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以贡献于世界多极化学术“中心”的形成。
第三,“双一流”建设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要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完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在过去10年间,我国大部分“985工程”大学和部分“211工程”大学进行了“tenure-track”合同制人事聘用改革,这项改革对高校集聚优秀人才,提高学术产出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我们的一项关于“tenure-track”机制下青年教师学术工作的研究也发现,以发表国际学术期刊论文数量为核心的青年讲师考核评价机制,由于对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学科的差异性考量不足,事实上也对高质量与创新性学术成果的产出产生了不利影响,对教师健康及家庭关系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学校在“双一流”建设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充分考虑计量评价的负面影响,遵循教师职业发展规律,建立更加完善灵活的教师考核评估体系,优化教师职业发展制度环境。同时,要增强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强调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的同时,积极倡导良性同侪竞争、维护学术自由、学术平等与学术尊重;关心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与女性教师身心健康,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合理的收入,增强教师的职业安全感。
第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和重要基础。一流大学要能够吸引、培养一流学生,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着重创新能力提升与价值观的形成。在全球化的今天,还应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了解中西方文化,形成包容、开放的跨文化态度,培养参与国际竞争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在服务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大学英语教育的作用不可忽视,体现在提供英语授课的国际师资、提高大学生英语技能、辅助和提升各学科教师跨文化学术交流能力、在国际舞台发出中国声音、营造高校国际化氛围等诸多方面。
此外,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深入,面对日益扩大的国际学生群体,学校还应积极地思考和调整国际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职员工应努力提高跨文化敏感度,挑战各种形式的文化定势以及民族中心心态,一个“全纳”的、具有国际包容性的校园不仅表现在扩大的国际学生数量,还意味着不同文化和民族背景的教师和学生的融合、国际学生的归属感、相互理解、尊重差异和多样性。在“双一流”建设中积极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实现人文精神的大学理念、卓越的科研教学、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校园,依赖身处其中各方的不懈努力。
【作者简介】
田美,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巴斯大学英语语言教学硕士、博士(全额奖学金资助)。2009-2011年入选西安交通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012-2013年在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访问学习/博士后研究。主持在研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项、主持完成部、省、校级课题7项。以第一/独立作者在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Compare 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ducation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英文论文10余篇。任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等著名期刊外审。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一项(第一获奖人)。研究兴趣包括学生与教师视角下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留学生与移民群体跨文化适应与认同、跨文化视阈下英语学术论文写作与国际期刊发表、质性研究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