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社会实践工作自1982年起,经过一代又一代交大实践人的努力建设,社会实践活动有效覆盖不断扩大,育人成效日益凸显。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育人工作迈入科学发展新阶段,实践育人成果取得新突破。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累计组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达50000余人次,组建实践团队7000余支。2012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统筹实践育人工作的组织引导。2013年,学校提出“综合能力提升计划”,制定硕士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办法。2014年,交大第二课堂实践育人工作被教育部简报单篇报道,报送中央。2015年,学校与陕西省十二市区签署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协议,成为全国首个与所在地方全面实施大学生社会实践深度合作的高校,陆续选派2400余名本、硕、博在校学生进入陕西省12市区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见习实践活动,人民日报、新华网、中国新闻网、陕西日报等中陕主流媒体纷纷报道。2019年,学校联合丝路大学联盟高校与海外知名企业,组织6支团队前往土耳其、埃及、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感受异国文化,推介古都西安,宣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讲述陕西故事、传递中国声音。2021年,发布思政课实践教学管理办法,社会实践纳入思政实践课程体系。2022年,年度社会实践活动出征师生人数首次破万,1374支团队奔赴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开展党的精神谱系研学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实践、青年学子助力乡村振兴、社情民生观察实践等五个主题数十个项目的实践活动,将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引导青年学生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充分结合。
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交大社会实践成效显著,硕果累累,累计建立各类校外社会实践基地170个,形成国情社情民情主题调研报告2000余份,向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呈递利于地方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对策建议书800余份,相关工作获评省部级以上荣誉表彰42项,孵化“互联网+”“挑战杯”等获奖项目5项,累计编撰出版社会实践札记和文集10部,培育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公益之星等优秀个人50余人次,相关工作活动共受到省部级以上主流媒体报道778篇次,形成了成效显著的工作示范和持续广泛的社会影响,激励支持交大师生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史力行”实践团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延安精神新解,获评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深入基层服务民生,“微光”公益联动国内外30余所高校600名志愿者,共同点亮村镇孩子的教育明灯;同心培育民族之情,西行雪莲6年扎根藏区支医支教,服务民众2万余人,壮乡同心行活动感召数十名广西学子回馈壮族家乡;行动助力乡村振兴,“色彩的可能”把村民变成“调色师”,以调和的方式留存传统印记、融汇时代符号,探索发扬乡村民居文化的新艺术形式。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不断健全交大特色“校-地-企-媒”协同实践育人模式,按照“目标精准化、育人过程化、成效多元化、保障体系化”方针,将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与思政课教学实践环节相结合,与服务学校各项事业发展相结合,与建强组织和激发学生活力相结合,统筹资源,协调联动,组织和引领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开阔视野、涵养情怀、提升能力、担当作为。
坚持目标精准化,努力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交大新青年。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和高校思政课建设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立德树人根本要务,坚持从思想政治引领出发,主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融入“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格局,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中的学思践悟、学理贯通的思政功能。同时紧跟时代需求,瞄准党史学习教育、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结合青年学生特色,开展了社会调研、基层服务、理论宣讲、支教育学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
坚持育人过程化,坚持全链条过程管理和全方位成果转化。构建“团委和机关部门联动—书院学院指导落地”的工作体系,制定工作指导手册、活动指南,摸清底数、精准指导、营造氛围,实现全链条过程管理。保障全方位成果产出,针对实践团队和项目特点分门别类设计项目,开展学术研究、社会宣传、建言献策等成果输出培训10场,畅通建言献策、竞赛作品孵化、成果文集出版等渠道延伸;举办实践青年研究年会,充分交流展示活动成果。
坚持成效多元化,促进学生成长、学校发展和社会服务相结合。学思践悟促成长,指导学生实践团队深入党政机关、行业龙头、社会民众,开展下沉式、进驻式的实践锻炼和学习体验,在实践力行中印证思想认识,夯实专业知识,锻炼实践能力,厚植家国情怀。平台构筑促发展,搭建校内外师生、政企互动平台,引导实践团队参与地方发展调研、企业科技服务和校内课题研究,扩大各级各类政企见习实践和定点帮扶区域的结对合作,转化活动成果服务地方发展项目30个。基层建功献芳华,累计支持超过1000支实践团队返家乡、进社区、走基层,围绕西迁精神、疫情防控和基层治理开展政策宣讲和志愿服务活动300余场,把学习实践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自觉行动和回馈社会的先锋成绩。
坚持保障体系化,夯实组织、平台、宣传多元工作保障体系。多部门联动提供工作支持,统筹20个二级单位提供挂靠指导,建立包含党政干部、专业教师、辅导员、机关骨干等在内的结构丰富的指导教师队伍520人,指导支持团队临时团支部,有序高效开展实践活动。广泛合作搭平台,校内外广泛开展合作对接,强化共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实践基地管理,累计建立各类校外社会实践基地170个,校内与人文学院、经金学院、公管学院相关职能部处达成专项合作50余项,为学生团队提供专项平台支撑。聚点拓维促宣传,聚焦实践中的优秀个人、典型案例、精彩故事,强化榜样宣传打造;重点促进宣传工作拓维增量,在保障传统主流媒体“高位”宣传的同时,指导团队面向地方媒体、社会媒体、新兴自媒体平台等开展广泛宣传,形成多维立体的社会影响力和示范效应。
听党指挥跟党走,实践路上绽芳华。交大社会实践育人工作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牢固树立“永远跟党走”的理想信念,主动融入“大思政”工作格局,引导广大高校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锤炼高尚品德、矢志实学实干,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际行动,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