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青春共家国】>正文
【青春共家国】

【青春共家国】人文学院赴云南省施甸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2-08-25 18:22 浏览量:

 

 为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要求。8月中旬,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硕1103和1106党、团支部实践团队组织8名研究生骨干奔赴云南省施甸县,依托自身学科专业优势,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基层调研、爱心支教、墙绘等活动。活动由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团工委书记闫潇带队。

基层调研出真知,有效衔接正当时

自8月中旬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1103和1106党支部来到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开展有效衔接专题调研。团队成员先后在甸阳镇乌邑村、摆榔乡大中村、何元乡莽王村、姚关镇山邑村四个村子中进行走访参观,并对村两委成员、驻村工作队员、乡村企业家、农业带头人以及脱贫户等展开深度访谈。在历时十余天的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扎根田野、深入基层,在参与的过程中体会农业发展,在聆听的故事里感受乡村百态。

团队成员在施甸县睿宸农特产品有限公司参观调研访谈

从郁郁葱葱的田间地头到现代化培育的养殖基地,从古朴安静的民族特色旅游小镇到人头攒动的农特产品直播间,滇南的乡村,尤其是脱贫村落,正在以一种综合、多元的形式布局产业发展。在何元乡莽王村,团队成员进入烤烟生产车间,走进种猪养殖基地,参观农作物采摘过程,用脚步丈量乡村产业发展的尺度和潜力;在摆榔乡大中村,团队成员与姬松茸种植农户、乡村旅游投资商、“红色劳务输出”负责人深入交谈,了解“政府-企业-农户”三方互动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在电商直播平台工作室,团队成员参观农特产品直播间,体验直播过程,感受新媒体平台对展销农特产品的强大推动力。

团队成员在何元乡莽王村调研

团队成员在摆榔乡大中村与农户访谈

在入户调研的过程中,团队成员对脱贫农户以及乡村带头人进行深入访谈,并对脱贫攻坚以来当地农户生活的巨大改变有了更多的了解与体会,深刻明白了当前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重要意义,对于“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微宣讲·点燃奋斗热情

团队成员前往施甸一中开展微宣讲。师境宜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一批交大人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从上海迁至西安的历史故事。以及交大西迁后,广大师生艰苦创业,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建立起西安交大这一西北著名学府的艰辛历程。梁星月以中国画《飞天圆梦》为中心,讲述了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三十年历程。回首三十年来中国航天取得的卓然成就,感悟代代相传的中国航天精神,更能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倪蒙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高中的奋斗经历,以及在施甸县支教的经历,他亲切地鼓励同学们珍惜枯燥和紧张的高中生活,不要怕吃苦,尤其不要怕吃奋斗的苦。本次宣讲结束后,队员们与施甸一中的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 

踏寻先辈足迹,筑牢理想信念之堤

实践队成员前往善洲林场,深入学习并践行杨善洲精神。队员们参观了老窝棚、故事碑林、善洲小道和杨善洲生平事迹展览馆。在善洲林场杨善洲铜像前,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大家都被杨善洲老先生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一心为民的奉献精神所打动。

参观善洲林场和杨善洲生平事迹展览馆

爱心支教,让梦飞翔

实践团队前往施甸县甸阳镇乌邑社区,开展“传承文化,美育润心”主题的爱心支教系列活动。

队员与当地学生合影

师境宜以西安交通大学的校徽和地理位置开篇,为学员讲解了古都西安深厚的历史底蕴;带领同学们“云游”了陕西历史博物馆,向同学们讲述文物所承载的灿烂文明和历史文化。张婕为同学们普及了陶瓷的制作流程。在老师循序渐进的解说中,同学们逐渐明白手工艺作品的价值所在,也逐渐感受到手工艺和陶瓷艺术的魅力。朱清波结合最近游戏动态和《黑神话悟空》游戏进行联动讲解,用孩子最喜欢的方式讲解文物雕塑。他鼓励大家课余时间学习更多自己专业外的知识与技能,跳出舒适圈,“宁愿劳而无获,不可不劳而获”。

团队成员授课现场

梁星月从著名的心理学实验和心理学小故事入手,向同学们介绍了心理学这样一门有趣的科学。她希望同学们体会积极的心理暗示对生活的作用,建立起对心理学的兴趣。张皓月以一首诗作为素材,教大家如何写好一手漂亮的硬笔书法字。她期望同学们可以通过练习书法,感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养成专注、沉着、细致的学习品质。景菖皓和张婕为孩子们带来了一门黏土手工课。他们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元素,以及卡通或者小动物形象,让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创作。活动中,孩子们积极发动想象力,通过动手的、立体的综合材料去感受艺术的魅力,创作出了优秀的作品。

学生尝试黏土手工并展示作品

青春共绘国风长卷,艺术助力美丽乡村

实践团队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墙绘活动,用画笔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光添彩。

实践团队成员合影

团队成员来到姚关镇山邑村调研墙绘场地,在县文化馆和村里干部的带领下实地勘查并确定墙绘小稿。经与村干部探讨,队员们制定了名为《中国风——神鹿》的设计方案,整体设计中力图展现“家教”“中国传统”等背景意义,选择了大家较为熟知的“鹿”作为主题,墙绘以红色为主色调,与周围茂盛的绿植形成鲜明的强对比。画面最中心的鹿象征了老百姓对富足生活的向往,以及百姓像鹿一样昂扬的精神面貌。画面中的山石、松柏,有坚强不屈、健康长寿的寓意;燕子、祥云则寄托了喜庆吉祥的祝福。墙绘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元素与现代国潮元素相结合,希望能够在保留国风传统的同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前来打卡,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墙绘成果图

实践队的成员与当地美术工人共同完成了乡村振兴主题墙绘。人文学子充分发挥自身的艺术特长,为当地出谋划策,提供“智力”支持,用墙绘推动山邑村的旅游业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人的理想与担当。

人文学子以青春之我传递人文关怀,发扬学科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胸怀西迁精神无私奉献。永远跟党走,青春正当时!

文字:人文学院
图片:人文学院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