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西安交大举办“面向AI赋能的教学改革探索和数智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报告会

日期:2025-11-10 16:32 浏览量:

11月7日,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合机械学院、工程制图名师工作室、教育部工程图学教学指导分委员会西北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北图工委”)共同主办的教学报告会召开。西安交大校友、清华大学牟鹏副教授应邀作主题报告,分享AI赋能教育背景下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与智能化课程建设实践。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制图名师工作室负责人郑镁教授,西北图工委顾问、西北工业大学孙根正教授,主任、西安交通大学许睦旬教授,副主任、西北工业大学叶军副教授等出席报告会。来自甘肃、宁夏、陕西等地区的103位教师参与学习研讨,共同探索人工智能与图学课程建设的融合路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健主持活动。

机械学院原教学院长、西安交大城市学院校长王永泉教授致辞,他对校外及校内教师同仁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工程图学等基础课程在新时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关键地位,其改革方向始终备受关注。他特别提到,清华大学团队在该领域成果显著,其联合学堂在线打造AI赋能教学场景、推动基础课产教融合的做法极具借鉴意义,希望参会同行学习先进经验,助力自身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工作。

报告环节,牟鹏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与研究成果展开分享。他首先回顾了国内外人工智能与高等教育融合的发展背景,从2022年大模型出现引发的教育变革,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中美英等国的相关政策部署,系统阐释了AI时代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课程建设实践分享中,牟鹏详细介绍了清华大学工程图学AI赋能课程的建设历程,重点讲解了课程从数字化到智能化的两阶段建设路径,包括教学资源数字化整合、课程垂直大模型训练、AI教学工作台搭建等关键环节,展示了全时答疑、一键出题、知识点导图生成等核心功能的应用场景。

针对AI与教学融合的痛点难点,牟鹏提出了两种创新解决方案。一是构建AI与学生的PK式学习模式,通过展示AI生成的不规范图纸、引导学生评价辨析,培养批判性思维;二是借助AI的数据分析优势,开展协同学习,鼓励学生跨学科探索问题解决方案。同时,他分享了数据驱动的智能课堂建设经验,通过整合雨课堂数据、作业数据和考试数据,构建学生知识画像,为个性化教学提供支撑。

他表示,尽管技术不断发展,教育的本质始终是培养人才。未来课堂应呈现研讨式、实践类、智能化三大形态,通过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承“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内生动力。他结合多个学生成长案例,生动诠释了AI赋能下学生创新能力与综合素养的提升路径,提出教师应在人机协同中找准定位,成为学生探索未知的引导者与同行者。

报告会紧扣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为工程图学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报告不仅展示了AI与教育融合的前沿成果,更引发了对新时代教师角色定位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思考,对今后教学工作具有积极指导意义。此次活动搭建了高校教学经验交流平台,为区域内工程图学教学质量提升与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新动能。

文字:教发中心 杨梅
图片:教发中心
编辑:王恺悦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