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化军地高校研究生交流合作,传承科研精神、共享科研经验,10月22日,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以下简称“能动学院”)与空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联合举办交流共建活动,活动由s5037、5052团支部承办。双方研究生代表围绕科研主题分享、经验互鉴、公益传递等环节展开深入互动,为军地高校协同发展注入青春动能。
活动当天,双方代表齐聚西安交大创新港校区。能动学院研究生团支部代表马艺宁首先对空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代表及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明确本次共建旨在搭建军地高校沟通桥梁,推动科研资源共享与青年成长互助。

科研精神主题交流:跨界诠释初心与追求
活动首个环节聚焦“科研精神传承”,双方代表分别从高校科研传统与军校使命担当视角展开分享。西安交大能动学院学生团支部宣讲团成员郑俊龙同学,以《热流不息,薪火相传》为题,结合能动学科发展历程与科研团队传承故事,阐述了高校科研工作者“扎根领域、久久为功”的坚守。空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2023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姜本麒同学,带来《从人民空军技术突围看当代军校研究生的价值追求》主题交流,通过回顾人民空军技术突破历程,展现了军校研究生“面向国防需求、勇攀技术高峰”的使命担当。


科研经验分享:聚焦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
在科研经验分享环节,西安交大能动学院刘秉淳同学作为席光教授流体机械创新团队代表,重点介绍了团队自主研发的无网格粒子法软件psl的功能与使用场景。他通过实例演示,详细讲解了该软件在流体机械数值模拟中的优势,以及在科研项目与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成果,为双方研究生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经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在场师生对国产数值模拟软件的研发与应用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自由交流与公益传递:深化互动显温度
为进一步打破交流壁垒,活动特设“自由提问环节”。双方研究生围绕科研方向交叉、学习生活差异、国防与民用技术融合等话题积极互动,既有对前期分享内容的细节追问,也有对对方高校科研平台、团队建设的好奇咨询,现场交流氛围热烈,有效增进了彼此了解。

此外,活动还融入公益元素——为支持云南屏边地区支教工作,组织方倡议全体代表书写明信片,为远方的孩子们送上鼓励。大家纷纷提笔,或分享求学感悟,或描绘对孩子们家乡美景的向往,或写下“勇敢探索、未来可期”的暖心寄语。这些承载着军地高校研究生善意的明信片,将随支教物资一同送达,以文字为桥,传递跨越山海的温暖。
展馆参观:直观感受科研成果魅力
自由交流结束后,范海洋同学带领空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师生前往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展厅参观。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双方共同了解西安交大在能源领域的科研成果、平台建设与发展规划,直观感受科技创新对国家能源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进一步拓宽了科研视野。

本次交流共建活动,不仅让西安交大能动学院与空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的师生深化了了解、凝聚了共识,更搭建了合作的坚实桥梁。未来,双方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推进科研交流、资源共享与人才互助,鼓励青年学子立足学科特色、服务国家需求,以青春之力助力空天事业发展与国家科技创新,为西部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与国防科技进步贡献更多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