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院16周年暨独立设置10周年院庆活动期间,“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20周年暨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学术研讨会”在兴庆校区举行。中共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第四研究部原主任崔友平教授,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主任委员吴潜涛教授,新疆大学“博峰战略人才”、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共中央党建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骆郁廷教授,北京化工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贵芹研究员等国内100余家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者和师生代表在线下参加活动。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总教指委主任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委书记靳诺教授在线上作主旨报告。研讨会由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主持。

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的主旨报告和主题发言中,靳诺教授回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年建设历程。她表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地位,20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理性在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人才培养体系日益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者和建设者,我们要在理论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思政课教学方面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崔友平教授介绍了中共中央党史文献研究院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学情况开展的调研工作。他表示,进入新时代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人才队伍规模不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年轻化、高学历化成为新的态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尤其是“大思政课”建设开拓出全新格局,课堂面貌焕然一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丰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下一步,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现量增质优的发展,要始终高度重视和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思政课人才队伍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和退出机制,推动学科发展提质增效。

吴潜涛教授以《伟大抗战精神的内涵实质及其时代弘扬》为主题进行报告。他表示,伟大抗战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弘扬,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主义、爱国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抗日战争相结合、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精神产物。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就是要高扬爱国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矢志不渝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

骆郁廷教授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之道》为主题进行报告。他表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实现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规范化建设、整体性发展、创新性探索、自主性建构。规范化建设就是要按照学科规范的理念,统筹学术方向凝练、师资队伍强化、科学研究深化、人才培养提升等各方面的工作。整体性发展就是要形成学科与其他一级学科之间、学科内部各二级学科之间的整体创新发展。创新性探索就是要坚持立足时代,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来开展重大原创问题的集成性、转化性、阐释性研究。自主性建构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对象,探索其特点规律,自主建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

刘贵芹研究员以《讲好坚持正确抗战史观二战史观、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书写挺膺担当青春篇章思政课》为主题进行报告。他表示,讲好这堂思政大课,要着重讲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事实,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着重讲清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历史作用,充分展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着重讲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充分展现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着重讲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重大意义,充分展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对中华民族和世界的深远影响和重大意义;着重讲清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书写挺膺担当青春答卷的时代要求。

学术研讨会第二阶段由10个分论坛组成,来自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中央编译出版社等高校机构的30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校友代表分别围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20年发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等主题展开深入研讨。

此次会议前夕,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思想教育研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八家国内知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学术期刊共同举办以此次会议内容为主题的学术征文活动,共收到国内近百所高校的430余篇文章。经专家匿名评审,共评选出一等奖15篇、二等奖25篇、三等奖40篇和优秀奖20篇。此次研讨会也对获奖作者进行了表彰。

闭幕式上,各分论坛主持人对研讨内容进行了综述,燕连福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此次会议参加人员规模大、理论内容丰富、专家学者们的发言十分精彩,是一场思想学术的盛宴,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发展和思政课建设,对如何在高校思政课中讲好伟大抗战精神,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和学习工作中,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研究工作不断攀登新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