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90岁西迁学子“云端”圆梦:这份校庆礼物,我们一定要送到!

日期:2025-10-23 14:09 浏览量:

当韶华沉淀为霜雪,当千里奔赴已非易事,平均年龄几近九十的他们,以一次精心组织的“云端相聚”,为母校130周年校庆献上了最深情的祝福。这份来自五湖四海的“线上团圆”,凝聚着一份厚重如山的赤子之心,更是一曲西迁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与回响。

近日,学校校友关系发展部收到了一份独一无二的校庆礼物——一张名为《西安交通大学焊接1956级同学2025年国庆节线上合影庆祝母校130周年校庆》的合成照片,以及1956级焊接专业王又娟校友亲笔撰写的动人篇章《圆梦·献礼》。

这份礼物的背后,是一段跨越山海、感人至深的赤子之情。

2026年,不仅是母校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30周年暨西迁70周年,也是1956级焊接专业校友入学70周年纪念。作为西迁后的首届学生,他们渴望归来,但现实是如今已联系上的20位同学,平均年龄近90岁,远行千里、重返西安,实乃“心有余而力不足”。

“既然身体无法抵达,就让我们的影像‘回家’!”在班长谢光祖的组织下,一个利用AI技术制作“线上合影”的倡议,在2025年国庆期间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

这张合影的诞生,本身就是一场爱与毅力的接力。为了这张“全家福”,许多老同学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努力:

新加坡的杨月宜同学,已卧床两年多,为了合影,在家人的帮助下,她下床了,靠墙站立,完成了拍摄。

广州的龚健裕同学,平日无法独立行走,全天生活就是坐在他的固定椅子上。这次在夫人和女儿的帮助下,穿戴整齐,笑容满面地拍下了一张“非常棒”的照片。

美国的黄时鸿、朱世香夫妇(班里唯一的同班夫妻),朱世香同学因病十数年直不起腰。在上海张俭同学及其年届85岁弟弟的AI技术援助下,照片中的她,终于“站”起来了。

刚经历脑溢血手术的花世华同学,也不愿错过这次“回母校”的机会,在李素敏等多位同学和张俭同学弟弟的帮助下,也送来了合格的合影照片。

每一张传回的照片,都是一次克服万难的“奔赴”。

20张照片的汇集,只是第一步。最终的合成制作,由定居新加坡的杨月宜同学的爱人——交通大学1956级无线电专业叶治政校友一力承担。他怀着对妻子同窗情谊的理解,以及对母校的共同热爱,熬夜数十次反复修改,精益求精。

材料学院负责校友工作的栗雯绮老师也在国庆期间提供了背景校门的实拍照片,共同为这份礼物增添了更多母校的温度。

“虽然我们送上的是一张小小的、不起眼的线上合影,但是,它凝聚了我们1956级焊接专业同学,70年来对母校深沉的、默默的、无声的爱!”王又娟校友在文中这样写道。

同学们都说,看到这张合影,仿佛就回到了母校温暖的怀抱。“交通大学是我们的母校!终生难忘的母校!工程师的摇篮!走出这个熟悉的校门,就是我们报效祖国、参加祖国建设事业的开始!”

这份特殊的礼物,是他们圆梦校庆的独特方式,也是一代西迁学子对母校光辉岁月与未来的最诚挚献礼。

从青丝到白发,从线下到“云端”。这张“线上合影”定格的不只是20位耄耋学子的容颜,更是历久弥新的西迁精神与永不褪色的赤子之心。这份情谊,比任何技术都更动人;这份礼物,比任何形式都更珍贵。百卅交大,薪火相传。这份深情,正是母校收到的最好生日祝福。

文字:校友部、1956级焊接专业校友王又娟
图片:1956级焊接专业校友、56级无线电专业校友叶治政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