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主办的“人工智能背景下的MTI教育论坛”在创新港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陕西省二十余家MTI学位点负责人和骨干教师、行业专家与企业代表,旨在探讨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未来路径。

论坛开幕式由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程冰主持。外国语学院院长陈向京致欢迎辞,向与会嘉宾表示诚挚感谢与热烈欢迎。陈向京指出,在人工智能技术深刻重塑各行各业的今天,汇聚高校、企业及各界智慧,共商MTI教育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而迫切的意义。她希望与会专家学者与业界同仁畅所欲言,分享真知灼见,推动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创新。


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安外国语大学原副校长党争胜以《加强实践教学、培养综合能力:翻译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为题作主旨报告。他强调,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翻译教育界应秉持“赋能而非替代”的理念,积极应对挑战。MTI教育应进一步明确培养特色,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对人才培养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六大关键能力,坚持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企业代表发言环节,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丁震、上海凌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昕、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语言服务事业群总监陈栋、北京如文思科技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医药翻译部经理史雅菁先后从不同维度分享了来自产业一线的见解。他们一致指出,当前市场对翻译人才的需求正向专业化、技术化的综合语言服务解决方案转变,并表达了与高校深化合作、共同推进人才培养的意愿。随后,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分别与西安国际医学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凌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举行了校企合作签约仪式。


下午的专题研讨围绕三个议题展开。议题一“校企协同育人合作模式探索”由西安交大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时渝轩主持,与会代表就课程共建、实习基地建设、双导师制等合作模式深入交流。议题二“MTI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与控制”由西安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邓林主持,重点探讨了在新标准下如何提升论文的实践性与应用导向。议题三“人工智能技术与翻译教学的深度融合”由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翻学院副院长曹达钦主持,专家学者分享了AI工具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并就技术训练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平衡、AI伦理等话题展开讨论。

闭幕式上,陈向京在整合多方意见的基础上倡议成立“陕西省翻译教育联盟”,得到陕西省各MTI培养单位及相关企业的积极响应。本次论坛不仅为陕西省MTI教育搭建了高质量的对话平台,也为人工智能赋能背景下翻译教育的创新发展描绘了清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