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研究生院召开2025年秋季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督导组组长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副院长龙建纲主持,研究生各督导组组长、副组长,专题调研报告人,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何茂刚及研究生院培养办公室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围绕上学期教育教学重点工作汇报、上年度调研报告分享、本学期督导任务部署等内容展开。


会上,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罗婧汇报了2025春季学期研究生培养工作,包括构建“AI通识-学科进阶-项目实践”的课程体系,首次专项说课、本研查重等情况。本学期将开展培养方案专项核查,持续推进双百计划及课程教材建设,强化AI赋能等工作,建议本学期督导以重点课程督导为核心,同步推进教材督导、环节督导与主题调研,通过靶向式督导破解教学质量痛点,切实夯实研究生培养核心要素。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何茂刚在发言中强调,建设模块化课程是落实专项培养方案的重要举措,要持续抓好课程、教材建设,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主动规划布局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工作。
在调研报告分享环节,5位调研报告人依次汇报上年度调研成果。

电类组王珏围绕医工交叉与课程模块化建设,指出培养与产业、实践脱节及模块课程指向性不足等问题,建议强化校企协同、优化课程介绍并拓展实践基地。理综组侯延仁针对基础学科教材时效性与本硕博课程衔接短板,提出更新教材、调整课程体系及统一考核标准的思路。医学组熊咏民剖析博士开题、中期等环节存在的形式化、整改不到位等问题,明确培养环节时间规范与专家参与机制;需提高开题与预答辩的督导参与度,合理拉长开题与中期答辩的时间间隔,强化学院对研究生培养关键环节的重视程度。文科组刘儒从督导听课形式与AI教学应用切入,建议丰富听课方式并试点AI赋能教学。教研组王昕红结合医工交叉与培养环节核查情况,提出增设融合课程、共享科研资源及强化培养方案交叉模块的举措。
在交流研讨环节,各督导组在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围绕工程伦理、多人课程教学组织、全英文课程建设质量等主题深入交流,进一步凝聚改进共识。


督导组组长陈天宁提出督导重点工作:一是推进模块化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二是关注双语教材选用情况,保障教材质量;三是推动将各小组调研报告总结汇编成册,形成可借鉴的经验成果;四是增强院级督导的交流总结,重视院级督导工作的经验分享与提升;五是严格研究生课程开课把关,重视本硕课程的重点与开课质量,对选课人数少的课程考虑合并;六是探索AI技术在研究生教育中的赋能应用,助力教学与培养工作。
龙建纲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要求各督导组进一步发挥督导作用,落实本学期工作任务,推动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本次会议为2025年秋季研究生教育教学督导工作明确了方向,为提升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