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四分钟”救援闯关、数字化手术室零距离感受科技未来、体验康复医学新力量、走进“梦”工厂解码科学睡眠密码,8月27日,21位中学生走进西安交大二附院“医学人文体验日”生命课堂,化身“医学探索家”,踏上了一场融合尖端科技与人文温度的医学探索之旅。

守护生命,“救”在身边:急救技能实操培训生动开课


“先生先生!您怎么了?能听见我说话吗?”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同学们分成两组,跪在模拟人旁边练习心肺复苏步骤。急诊科护士胡菲耐心地为同学们纠正手势:“手臂要伸直,用上半身的力量,跟着节奏来——1001、1002、1003……”起初有些孩子动作生涩,但在几次练习后逐渐自信起来。培训结束时,不少同学已经能完整完成一套基础生命支持流程,脸上写满了成就感。
无影灯下的生命课堂:白衣少年责任起航




换上无菌衣,同学们瞬间严肃了起来,在手术室赵丽燕护士长的引导下,怀着敬畏与好奇走进数字化手术室,零距离感受到了医学的精密与神圣。“医生如何使用机器人进行手术?一台手术需要多长时间?”泌尿外科付德来副主任为孩子们解答着疑问。闪烁着指示灯的先进设备、手术机器人精巧的机械臂、医护人员严谨默契的配合流程,都引起同学们阵阵惊呼。“无影灯下,每一台手术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的协作和对生命的敬畏。希望今天的生命课堂不仅在你们心里埋下医学的火种,更让你们明白责任、协作与爱心的力量。欢迎未来和我们一起成为生命的守护者。”赵丽燕护士长讲道。
康复医学:不仅是医疗技术,更是助人的温度




在康复医学科,同学们体验了上、下肢康复机器人,见证了科技和训练如何“赋能”于人,帮助人们更有质量地生活。“它好像在带着我动,一点一点,很有耐心”,一位同学在尝试后说道。万凯治疗师为同学们介绍了各类康复医疗器械的作用与功效。随着医学科学进步,越来越多功能受限的患者通过康复医学医护团队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配合先进的医疗设备,治愈了疾病,重拾生活信心,最终得以回归社会。
走进“梦”工厂:探寻优质睡眠科学密码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院睡眠中心,刘海琴副主任技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睡眠健康课,深入浅出地科普了入睡困难、打鼾、白天瞌睡多等睡眠问题的科学原理及解决方案。“原来睡觉时,大脑还在上演这么多精彩‘剧情’!”在睡眠监测分析室,同学们盯着显示屏上脑电波图惊呼。“让中学生学习睡眠健康科普知识,其意义远不止“好好睡觉”这么简单,它也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健康投资,能让同学们解锁更高效的学习模式,培养受益终身的健康习惯。”刘海琴副主任技师介绍。



“这不仅是一次走出课堂、贴近医学现场的难得机会,更是一场融合科技与温度、知识与感悟的深度体验。”西安交大二附院党变玲党委副书记代表医院热情欢迎同学们来到生命救治一线感受医学的温度,希望这些宝贵的经历,能在少年涌动的心梦中埋下两颗种子:一颗是科学精神,另一颗是人文关怀,让更多人学会尊重生命、关爱他人,并用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医学人文体验日是医院专为青少年群体打造的生命健康教育品牌活动,已成功开展两届。”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妮讲道,旨在通过兼具“技术认知、人文浸润、实践赋能”的交互课程,做好学生群体的优质健康教育普及工作,医院将会不断丰富课程形式,为青少年群体搭建起一个融合医学探索、人文关怀与职业启蒙的多元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