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第十九届中国发明家论坛暨发明创业奖颁奖典礼在京举行。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中心•脊柱与骨肿瘤病区贺西京教授牵头完成的“仿生骨小梁可活动人工椎体精准重建脊柱功能的关键技术与示范应用”项目荣获“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该项目在脊柱外科植入材料及个性化功能重建领域实现原创性技术突破。贺西京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代表团队领奖,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校长张立群为获奖团队颁奖。
“发明创业奖”创设于2005年,是经科技部批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登记备案,我国首个以“发明成果产业化”为核心评价指标的国家级综合性科技奖项,具备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推荐资格。该奖项秉持“尊重创造、激励转化、注重实效”的遴选原则,充分彰显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战略对原创成果转化价值的战略导向。


该项目针对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功能丧失及椎间融合内植物易塌陷、移位等临床难题展开攻关,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可活动人工颈椎”重建方案,构建了基于仿生结构的个性化人工椎体重建技术体系,成功实现脊柱稳定性与活动性的双重重建。项目转化成效显著,已累计服务患者逾千例,培养骨科专科医师2000余名,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13项(含美国专利2项),发表SCI论文百余篇。相关研究在《人民日报》头版专题报道,并获国际权威认可——欧洲骨科学会主席Kotz教授在专题述评中指出,“该技术在运动保留型颈椎植入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
贺西京教授作为我国脊柱外科与神经修复领域的领军学者,长期致力于可活动内固定、干细胞脊髓修复及3D打印精准植入体研发等前沿领域的研究。团队依托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等单位支持,突破医工结合领域多项关键技术瓶颈,形成了“可活动、可重建、可转化”的完整技术链条。目前团队正致力于研发基于聚醚醚酮-HA、碳纤维-Ta等高性能材料的新型骨科植入体替代方案,进一步推动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的临床替代能力。
本届大会由中国发明协会联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共同主办,旨在表彰在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发明人及科研团队。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担任大会主席,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卢鹏起、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专家出席典礼并为获奖代表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