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第六期“紫藤论坛”校友分享会在唐仲英艺术庭院会议室举行。人文学院2012级新闻与传播硕士校友,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牛王生漆非遗传承人袁端姣受邀重返母校,以“漆艺:跨越千年的未来材料”为主题,为师生们共探非遗技艺的传承之路。此次论坛由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劲主持,吸引了来自人文学院各专业的师生和校友共30余人参与。

王劲在致辞中表示,“紫藤论坛”是联结校友与母校的情感纽带,更是助力学生开拓视野的成长平台。他提到,袁端娇校友将传统漆艺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的实践,展现了人文精神与工匠智慧的辉映,为学科交叉创新提供了鲜活范本。

袁端姣是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陕西牛王生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西安市领军人才,高级工艺美术品设计师,金州工匠,她在艺术领域,尤其是传统漆艺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作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她不仅继承了传统的生漆技艺,还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彩色生漆、脱敏生漆等适应现代市场的产品,推动了漆艺的现代化发展。她主导和参与了多个重点研发项目,并参与制定了《漆树造林技术规程(GH/T1299-2020)》等国家行业标准,为漆材料市场的规范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讲座伊始,袁端娇展示了秦岭深山采漆、古法制漆的场景,她以“8000年漆器文明”为脉络,阐释大漆防腐耐磨、天然环保的特性,并结合兵马俑彩绘、脱胎佛像等案例,展现了漆艺在中华文明中的璀璨印记。谈及创业历程,她坦言从交大毕业后回乡投身冷门非遗时曾饱受质疑,“母校赋予的思维格局让我坚信:传统不是束缚,而是创新的源泉”。十年间,她带领团队攻克生漆过敏、工艺复杂等难题,将传统技法与现代美学巧妙融合,开发出符合现代审美的日用漆器、大漆装置艺术、美甲漆等广受市场喜爱的产品,还联合毛戈平、泡泡玛特、华尔道夫、DITA Audio等品牌开发出大漆螺钿饰品、大漆Molly、大漆耳机等跨界产品,与西安交通大学联合研发的MAGIC FIT 020 模块化智能眼镜,凭借“大漆 ×3D 打印”跨界创新,荣获 2025 年德国 IF 设计大奖。“大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未来材料,它不应被锁在博物馆,而应融入当代人的日常。” 袁端姣为漆艺破圈之路写下生动注脚。

互动环节,同学们就“非遗产业化平衡”“设计灵感来源”“跨专业创业心得”踊跃提问。袁端娇以“飘漆团扇”“泡泡玛特盲盒”等爆款案例,分享“文化为核、市场为翼”的运营理念:“既要沉下心打磨技艺,也要用新媒体讲好故事。”她鼓励学生打破专业壁垒,“人文素养与跨界思维是核心竞争力,正如漆艺融合设计、化学、营销等多学科,才能焕发新生”。

王劲在总结中高度评价袁端娇的探索,“她用十年坚守证明,传统技艺与时代浪潮碰撞,能激荡出更璀璨的火花。”他寄语学生以校友为榜样,深耕专业、拓宽视野,在交叉领域中找到“热爱与价值的交汇点”。

活动最后,王劲代表人文学院向袁端姣颁发“紫藤纪念铭牌”,袁端娇与师生合影留念。据悉,人文学院将持续推进“紫藤论坛”,邀请优秀校友分享丰富多样的经历经验,深化与校友合作,传承发扬人文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