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菲,2011年入职,西安交通大学生命学院教授、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国家级青年人才、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资助人选、陕西省杰青入选者,主要从事电分析化学方法与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交叉研究。
李菲坚持把学生思政教育作为首要目标,秉承“德育为先、知识启迪、能力培养、国际视野”的理念开展教书育人工作。作为生命学院首个师生联合党支部的书记,李菲将党建和教学科研有机结合,教育学生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滋养回馈社会的感恩之心。课题组主要从事面向生命健康的细胞电化学分析基础研究,但课题组开展研究用的核心科研仪器90%来自国外,李菲将这些“卡脖子”问题及自主研制单细胞电化学分析仪器经历都融入科研工作和学生培养中,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主创新的重要性。作为“电化学与生物传感”研究生课程的主讲教师,李菲将建国初期老一辈科学家扎根东北、艰苦奋斗创立我国电分析化学学科事迹融入课程建设,引导学生传扬科学家精神。
作为本科生班主任、本科生导师和研究生导师,李菲深知导师对学生“三观”树立、理想确立和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重要影响。教学科研之余,李菲经常和学生谈心,讲一讲当年在外求学的经历,聊一聊最近社会热点和国际时事,教育学生不仅要看到当下,更要放眼全球和未来,全面规划个人发展,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事业中。针对所指导的医电大一留学生的学业和生活问题,除定期班会外,李菲通过“中午咖啡”和春节假期聚餐等形式,了解他们在交大的生活和学业需求,关注他们的学业进展与困难,搜集教务处、书院和学院各方面的帮扶渠道并及时分享给他们,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长期以来,李菲都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从事化学与生物学交叉课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工作,不断探索科学育人新规律。她将基础知识与前沿内容“双融合”,将国外优秀教学资料和最新交叉研究成果引入教学体系设计中,结合课堂讲授与启发式教学、科学发现事例与探讨式教学、传统教学与多媒体-网络化辅助教学,形成自主互动式教学模式,同时做到课程思政全覆盖。她引入自主探索、翻转课堂、分组讨论等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自驱意识。通过“厚基础、拓前沿、加翻转”的教学方式起到对学生知识传授、思维训练和能力塑造的良好授课效果。
坚持对标高素质创新型交叉学科人才培养,李菲以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学术诚信品质为底线,以培养学生扎实专业知识和过硬实验技能为根本,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多学科交叉、国际化视野为目标,把科研前沿知识和创新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形成科研与育人良性互动,开展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围绕“学科交叉带来的课程设计和人才培养新模式”问题,李菲参与构建理医工交叉研究生贯通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探索交叉学科高端型人才培养模式。同时也立足国际视野,借鉴国外高校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特色,结合全英文授课融入学生国际化培养中,支持学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赴国外高校联合培养,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国际交流能力。
在“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思想指引下,通过本科生科研实践、青少年科学养成和社会公益活动,开展全方位社会实践育人活动。利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本科生毕业设计和科技竞赛项目等,组建本科生科研实践团队,组织学生赴附属医院开展科研实践和交流活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专业知识和技术在治病救人、改善人民健康的重要作用。基于研究团队在化学、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多学科交叉领域研究基础与特色,李菲组织开展了20多次科普活动和讲座,指导青少年参与科研项目、探索科学问题、体验科学魅力。同时采取“领进来”与“走出去”联合方式,让科普拓展到西安市各中小学校,为西部青少年教育事业添砖加瓦。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在育人这条路上,李菲坚守着初心与使命,向着目标不断奋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当好新时代的追梦人和筑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