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今日交大>正文
今日交大

西安出台系列措施支持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

【西安日报】从“大学校区”到“科技策源地”校地合作激发创新澎湃新动能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4-08-07 10:03 浏览量:

随着《西安市支持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的正式发布,西安交通大学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这一政策的出台,不仅彰显了西安市对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更为创新港注入了强大的政策动力和发展信心。

连日来,记者走访西安交大以及创新港,了解在其发展过程中省、市、地如何在政策引领、制度保障、资源共享等方面开展支持与合作,使其根植地方沃土,产教融合、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聚人、聚智、聚势、聚能,展望交大创新港在新起点上,乘势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重磅《措施》正式发布

为创新港注入强大政策动力和发展信心

7月15日,我市印发《西安市支持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若干措施》,鼓励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院所加强基础研究、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加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培育新质生产力。

7月24日,西安市解读了新出台的《措施》。这是西安市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新出炉的《措施》,从支持创新港加强原始创新和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持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加强产学研融通创新、支持校地协同引导创新要素加速聚集创新港三个方面,制定了16条措施。围绕布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高能级实验室体系、引培创新型人才队伍、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举办高水平学术研讨及成果转化对接活动等方面,进一步推动校地、校企深度融合。

深化产教融合,迫切需要创新供给端、企业需求端、政府服务端的协同发力。有关专家指出,此次《措施》的正式发布,不仅彰显了西安市对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也为创新港注入了强大的政策动力和发展信心。

破除“篱笆”厚培“土壤”

推进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

连日来,很多企业也抓住机遇,纷纷“慕名而来”。“这为我们吸纳科技成果再添一把火。”陕西秦洲核与辐射安全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磊表示,企业正积极依托《措施》,联合西安交大物理学院、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等相关院系携手筹划创建新型研发机构,将聚焦核技术、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领域,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

《措施》中提到要大力支持创新港建设“一带一路”研究院、香港研究院等。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柴渭表示,在这一系列举措中,西安交大既是重要的参与者,又是积极的推动者,将会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也对扩大西安交大乃至西安市、陕西省的国际影响力起到良好促进作用。

产教融合走向“一带一路”、走向国际化,是西安交通大学推动产教融合工作的升华。

柴渭表示,“这次政策的出台可谓及时雨,为我们开展好这项工作鼓足了干劲。我们要顺应世界开放潮流,积极打造创新港国际化合作平台与开放窗口,通过创新港汇聚国际资源,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层次人才来创新港开展创新研究。”

在创新港实施的“6352”工程中,推动“政产学研用金”6种要素进创新港,第一便是“政策生态”进创新港。不难看出,地方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破除“篱笆”、厚培“土壤”,通过构建产教融合制度保障体系,推进教育供给和产业需求精准对接,让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不断释放科技创新潜能。

大力弘扬西迁精神

建设校企联合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回顾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发展,是西安交大扎根地方、融入产业、开放协同的生动写照。其中,从国家层面到省、市、地,都在其发展过程中,投入重磅关注和支撑,“可以说,创新港如今的发展,也是多方发力、勠力同心、群策群力的生动映照。”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2021年,陕西省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在产学研用协同、成果转化、投融资等方面加强政策集成和制度创新,实现科技资源配置、管理、服务、监督、评价有机衔接,打造全省最大的孵化器和科技成果转化“特区”。

2023年,省委书记赵一德在西安交通大学作形势与政策报告时,特别提及了“一港模式”,希望学校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在立德树人、创新攻关、服务发展、自身建设上追求一流,更好为全国、为西部、为陕西现代化建设服务。

2024年1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陕调研期间,走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李强总理听取交通大学西迁历史和创新港建设发展情况汇报,叮嘱学校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以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在建设校企联合创新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上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3月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并设立联席会议工作专班。其成员来自政府、高校及企业等多个领域,采取“专班运行、专职负责、集中办公”的形式开展工作,统筹推动新区各行业部门、重点企业等与学校的协同联动。创新港专班作为政府“一站式服务”机构,其在促进“政产学研用金”六要素融合、加速创新港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2024年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在今年4月份印发,提出支持咸阳市与西安交通大学校地合作,加快建设镁材料研发中心,共建西部科技创新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动“一河两岸”协同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7月,《陕西省人民政府西安交通大学促进科技创新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合作协议》签署,将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为创新港建设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西安市《措施》的出台更是令人倍感振奋,我们感受到了更大支持和关注。”创新港专班一位工作人员表示,下半年将继续促进深度融合和合作发展,汇聚创新资源,做好成果交易对接。大力推动本地企业及具有法人资格的科创平台落地。依托《措施》,深化本地企业与西安交通大学的合作,特别是省内企业,通过政策引导促进落地;加速非法人科创平台向法人实体转化,提升其市场竞争力。政策支持企业与高校共建科创平台,特别是独立法人研发机构将获得重点扶持。同时,鼓励市属国企参与科研,强化创新中心与成果转化机构的作用。

“目前,已有18家企业在新区设立或注册,学校内亦建有17个实体平台。我们将深化‘实验室+产业化公司’模式,加速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专班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持续推进校地企一体联动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西瑞-交大智慧能源创新技术研究院,是西安西瑞控制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交大电气工程学院的合作平台。西安交大宋国兵教授打开手机,里面有一段他和西瑞控制的员工就样品最新测试分析结果的对话:

“结果和想的一样吗?有相互影响吗?”

“宋老师,影响很小,和想的基本一致。空载电流不到4%。”

企业工程师和高校教授随时沟通,让宋国兵教授感慨不已:“正是有了校企联合研究院,企业遇到实际问题,我们就能第一时间了解沟通。这种快速高效的交流方式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深度产学研融合带来高效创新,取得了多赢的效果。

创新港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自2021年“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创新港初步建设了以国家重大科研平台等为主的创新策源圈层、以校企联合成果转化中心等为主的产教融合圈层、以科技产业孵化园等为主的产业培育圈层。目前,已与200余家龙头领军企业签署共建联合研究院(中心)协议,其中世界500强企业39家、中国500强企业50家,建立77个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组建66名职业化科技经纪人团队,从3万项存量成果中梳理出1300余项易于转化成果推送给企业,并引入80多支种子、天使基金和265家金融机构,转让许可专利1000余件,就地转化211家企业。

新质长安,产融新港。7月18日,上市公司西安行暨“校友回归”首场活动交流座谈会在创新港举行,来自30余家企业及投资机构的代表、校友代表前来调研。

活动上,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表示,西安交大在省市区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依托西部科技创新港加快建设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努力打造服务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创新引擎。当前,全校上下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致力于为进驻企业提供共享空间,推动“科学家+工程师”团队联合开展科技攻关,致力于提供最专业的技术经纪服务,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致力于引入金融资本,为科技创新注入更多新动能。“期盼政府、企业与西安交大携手深化产学研融合,并凝聚广大校友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聚焦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引入各类金融资本、培育良好创新生态、培养卓越创新人才。《措施》中的好政策如同春风般及时而温暖。当前,一股澎湃的创新洪流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在西安交大奔涌向前。

“我们要聚焦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传承弘扬‘听党指挥跟党走’的西迁精神,坚持从国际视野看交大、国家战略看交大、跳出交大看交大。”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表示,学校将在强基础、促融合、深改革、扩开放上下功夫求实效,依托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深入实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持续推进校地企一体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交大智慧和力量。

本文刊登于2024年8月7日《西安日报》3版

报道链接:https://xafbapp.xiancn.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214845.html?isDigital=true&isShare=true


文字:西安日报记者 任娜 通讯员 崔可嘉
编辑:王恺悦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