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校史故事365>正文
校史故事365

【校史故事365】277 陕财71年风雨路(七)

——八十年代教育事业的成就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16-01-09 22:24 浏览量:

1978年4月,国务院批准在原址上更名恢复陕西财经学院。1979年1月,学院改由中国人民银行和陕西省双重领导,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在复校后的八十年代,学院在中国人民银行和陕西省的大力支持下,工作重点切实转移到了教学科研的根本上来,发展规模稳步壮大,组织机构趋于完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学术研究大幅进步,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学科层次有所提升,整体实力在11所行属本专科院校中排名第二。通过这十年,学院步入了一个平稳发展阶段,是学院发展史上的新开端。

坚持贯彻教育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培养了大批合格的财经管理人才。整个八十年代,学院共为我国财经战线培养输送了经济学博士生5名、硕士生341名、本专科生5408名、短训班学员2370名,共计8124人,其中的大多数均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和中坚力量。

办学规模扩大。复校后,学院的发展规模定为3000人,同中国人民银行对口的专业与其他专业各占50%,后于1979年12月增设了对口于国家物资总局的1000人规模,加上中国人民银行增定的200人规模研究生与500人规模干部培训任务,发展规模增至4700人。八十年代末,学院各类在校在册学生达6485人,这与学院在复校时仅有357人的实际办学规模相比,增加了17倍;教职工数量则由复校时的250人增至1050人,增加了2.3倍。

基本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等财经教育体系。到八十年代末,学院的在校学生有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四个层次;教育形式除全日制外,还有夜大、函授教育;专业设置上调整为8系12个专业、2个专业方向,其中文科专业方向7个,理工科专业方向7个,由以往只有文科专业的单一状况改变为文理兼顾。

教职工队伍有较大发展。到八十年代末,学院教职工队伍中有高级职称的141人,中级职称的246人,初级职称的333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101人,讲师157人,助教242人,基本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教学、科研队伍。

科研成果显著。整个八十年代,学院共出版专著22部,编写教科书222部,发表论文、译文1844篇,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35项,有1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了有关方面的奖励。

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在八十年代,学院先后新建扩建教室、图书馆、干训楼、教工住宅楼等总计58000余平方米,与复校时的29000余平方米建设规模相比,正好增加了一倍。

文字:期刊中心 张丛
编辑:力 行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