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大学离不开一流的教师。上世纪30年代前后,我校的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其中涌现了一批著名的教授,他们不仅引领我校各学科的发展,还带动了我国近代科研事业的进步。
据史料统计,1936年12月,我校有教师188人,其中教授40人(外籍4人),副教授29人,共占教师总数的37%。所有教授中,60余人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获得博士学位者14人,硕士学位者30人。毕业院校以美国的康奈尔、麻省理工、宾夕法尼亚、伊利亚诺、威斯康辛和哈佛等大学为主。教授们不仅学识渊博,专业素养深厚,而且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历,不少教授修完学业后,继而在欧美大学研究所或实业部门担任研究员或工程师,其余则在国内政府部门、知名大学和交通工业领域担任过要职。
教授中闻名校内外者,有基础课的“五权宪法”教授:胡敦复、裘维裕、徐名材、陈柱和唐庆诒。胡敦复,数学系主任,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1935年与苏步青、陈建功、朱公谨等发起成立中国数学学会,为首届董事会主席。裘维裕,科学院院长,物理系主任,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毕业,中国物理学会上海分会理事,现代物理教育的革新者;徐名材,化学系主任,麻省理工学院硕士,中国工程学会记录书记;陈柱,唐文治高足,国学造诣精深,著述百部,尤精于子学;唐庆诒,唐文治之子,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贯中西的英文大师;
各工程专科中,有电机领域的张廷金,哈佛大学硕士,中国无线电事业的奠基者,中国首部无线电台的自行设计者;钟兆琳,中国电机工业的拓荒者,中国第一台交流电机的发明者;机械领域的内燃机专家,西利亚大学工程博士黄叔培,中国热工力学专家陈石英;管理学领域的现代管理学家钟伟成,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土木领域的土木工程与测量专家李谦若等等。
大教授们在海外浸润多年后云集交大,既为我们带来了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及专业知识,更为我校形成独立的办学风格提供了重要借鉴,我校此间形成的“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教风,以及获誉为东方的MIT等,想来与怀揣“科学救国”理想的大教授们的呕心沥血、亲身示教关系不无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