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兆丰,字书年,是传染病专家、公共卫生专家,特别在防痨工作上的努力和成就最为称道。1919年受交通大学之聘,担任校医。1930年任交大卫生股主任。
汤先生1912年毕业于“求是书院”,同年赴日学医,开始医学生涯。1914年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攻读医学博士,1919年毕业。留学期间,汤书年曾担任《留美学生季报》编辑,负责季报的编排工作;曾在耶鲁大学医学院担任实习医生,并取得密歇根和纽约两个州的注册医师资格。回国后成名于沪杭,是当地名医。汤书年一生热衷于公共卫生事业,先后担任上海政治分会卫生委员,红十字会第三医院院长等职。
1930年,上海伤寒病流行,交大何姓、熊姓两名学生因传染伤寒不幸病故,钱学森也曾染上伤寒休学一年。汤先生和俞庆恩先生组织人员对教室、食堂和宿舍进行全面消毒,并在随后几年时间内对学生进行预防注射。为宣传卫生预防知识,汤书年在《交大三日刊》等校内刊物上撰写文章,向全校师生普及卫生防疫知识。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学校卫生健康事业有了极大的好转。此外,汤先生还担任学校招生委员会、体育委员会和清洁委员会的委员,以自己在日本和美国留学期间的亲身体验,为交大的发展出谋划策。
汤兆丰博士照片及名帖
汤先生是学校公共卫生专家,也是心肺内科专家,在交大工作同时,还在上海开了私人诊所。诊所门口悬挂“美国纽约注册,汤书年博士”的招牌,内设病床,可以在诊室用先进的治疗手段给肺结核病人打空气针使肺叶压缩,达到治疗肺结核的目的。诊室还有一台从美国带回来的小型X光机,用于结核病人的检查,这在当时是非常奢侈的检查治疗手段。
汤先生与钱学森父亲钱均夫是杭州同乡,又是求是书院校友,两家交往过从甚密,汤先生还是钱学森入学的保证人。
单惠泉(T.Stearns),美国人,是交大医疗机构中唯一的外籍医生。1917年校医的名单里出现单惠泉先生的名字。1935—1937年聘任为校医兼卫生处主任。
史记资料显示,1935年4月29日,科三班举行国语演说竞赛会,学校重视对师生的卫生知识普及,演委员会邀请校医单恩全(Dr.Steonus)博士演讲,内容是卫生与健康之准备问题。5月《交大三日刊》报道此次活动“单恩全博士用华语,非常流利,历时40分钟《讲演卫生问题》”。
另外,《交大三日刊》公布有单医师的办公时间:“周1-周5,上午11点-12点,下午3.30-5.30。”
1937年4月24日,在学校报送铁道部在校外籍教员简表的7人中,有校医兼卫生处主任美国人单惠泉(T.Stearns)。5月4日,举行的第八次校务会议决议“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办理学校卫生事业,推定陈湖、张培恩、卓超、胡审微、张宗蕖、王达时、史脱次纳(单惠泉T.Stearns)7人为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