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谈嘉宾: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姚明今
春节档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在国内取得票房与口碑双丰收,并在国际舞台上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2月12日,记者以《哪吒2》《黑神话:悟空》等作品为例,专访西安交通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姚明今,探讨传统文化创新表达如何与现代媒介融合等问题。
记者:《哪吒2》等作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体现在哪些方面?
姚明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故事创新。《哪吒2》在保留传统哪吒故事核心框架的基础上大胆改编,将哪吒变为带有叛逆色彩的少年,更容易引起当代观众的情感共鸣。
二是表现形式创新。这些作品充分利用现代电影技术和游戏引擎优势,将传统文化元素以全新视觉效果呈现。《哪吒2》大量运用3D动画技术,结合中国传统水墨画风格与现代动画技术,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
三是主题创新。这些作品不再局限于传统故事、单一主题,而是融入现代价值观和情感表达,让传统文化作品在当代社会更具思想深度和情感共鸣。
记者:现代媒介在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哪些独特优势?
姚明今:首先是技术优势。电影和游戏制作中广泛应用的数字技术、3D动画、特效制作等手段,将传统文化中的奇幻元素和抽象概念具象化、可视化。例如,通过特效技术生动再现古代神话中的神怪形象和奇幻场景,让观众和玩家仿佛身临其境。这种技术优势提升了作品的观赏性和互动性,更能吸引年轻一代关注。
其次是传播优势。现代媒介具有强大传播能力,能迅速将传统文化作品传播到全球各地。电影可通过全球院线发行和网络平台播放,游戏可通过各大游戏平台和社交媒体推广。广泛的传播渠道能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
记者:利用现代媒介传播传统文化时,如何平衡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姚明今:平衡传承与创新是利用现代媒介传播传统文化的关键。
首先,尊重文化内核是基础。创新表达要保留传统文化核心元素,避免随意篡改或歪曲。例如,《哪吒2》虽大胆改编,但保留了哪吒“逆天改命”的核心追求。这种尊重文化内核的创新才能打动观众。
其次,注重情感共鸣。创新表达要结合现代观众情感需求和审美趣味,让传统文化作品与当代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最后,遵循艺术规律是保障。无论是电影还是游戏,都有自身艺术规律和创作规范,创新表达时要遵循这些规律,避免盲目创新。
记者:《哪吒2》等作品的成功,对今后传统文化题材的影视、游戏创作有哪些启示?
姚明今:这些作品的成功,表明创新是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焕发新生命力的关键。创作者需在故事、表现形式和主题等方面大胆创新,避免因循守旧,应深度挖掘文化内涵,通过故事背后的哲学思考和文化内涵,让作品更具思想性和艺术性。此外,跨领域合作能为传统文化题材创作带来更多可能性。
记者: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利用现代媒介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姚明今:只有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大胆展示中国文化。
创作者需注重内容国际化表达,将中国文化元素与国际观众审美趣味相结合。同时,充分利用国际化传播渠道,如社交媒体、国际电影节、动漫展等,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范围。
跨文化融合与借鉴是趋势。创作者可从文化交流碰撞中汲取灵感,借鉴其他文化表现形式和叙事技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注入新活力。
记者:未来传统文化与现代媒介的融合发展趋势是什么?新兴技术,如VR、AR等将为传统文化传播带来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
姚明今:科技赋能文化创新是未来重要趋势。VR、AR等新兴技术的出现,将为传统文化创新表达带来更多可能性。这些技术可将传统文化中的奇幻元素具象化,为观众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增强互动性和趣味性。
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将成为传统文化传播重要途径。科技将为传统文化创作和传播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持,如人工智能辅助创作、大数据精准传播等;文化也将为科技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内容支撑,如文化主题科技展览、文化元素科技产品设计等。这种深度融合将使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是未来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创作者需要吸收国际先进文化创作理念和技术手段,提升传统文化国际竞争力,同时坚守本土文化特色,保持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只有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之间找到平衡,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传播。
原文刊载于2月17日《陕西日报》第8版
报道链接:
https://esb.sxdaily.com.cn/pc/content/202502/17/content_897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