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媒体交大>媒体交大>正文
媒体交大

央视《新闻1+1》访谈薛武军:器官捐献,让生命更好延续!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4-04-07 14:35 浏览量:

2024年4月5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1+1》连线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脏病医院院长薛武军,就我国的器官捐献情况展开讨论。

以下为访谈内容整理:

白岩松:2023年,我国完成遗体器官捐献6454例,比22年上升了14.7%,完成的器官移植手术达到了23905例,比22年上升了18.1%。接下来,我们马上连线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的所长薛武军。薛所长您好,这一次清明节之前,包括当天举行的纪念活动,让我们关注到很多器官捐献的接受者他们的健康存活的状况,在您最熟悉的肾脏移植领域,有(存活)超过45年的(的患者~),这是一个偶然的事件,还是今后会越来越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

薛武军:肾脏移植存活45年(的患者),代表了我们国家70年代末肾脏移植最开始这一批的,最长的健康存活者。健康存活了45年,这也是我们国家器官移植发展的成就所在,也是几代人努力的结果所在。这不应该说是一个偶然现象,而是常态化的。那么随着时间的延长,现在的移植受者存活时间将会更长。我们也在进一步提高技术水平,目前我们国家的器官移植可以说在世界上是具有领先水平的。

白岩松:刚才在我们的短片当中,大家可能了解了做完肝移植手术到现在已经相对健康的存活了超过9年,甚至在报道当中还有超过15年的,这和好多人的直觉感觉不太一样,这是今后更好的一种发展方向吗?未来的目标在肝移植这方面我们甚至可以达到多少年?

薛武军:肝移植相比肾移植来说发展得晚一点,因为手术的复杂性、并发症的问题,相对开展晚一点。现在存活9年的,包括最长15年的也有一大批患者。我们国家是从2000年以后开展大批的肝脏移植,那么肝脏移植现在的技术水平也已经非常成熟。

白岩松:从整体来看,哪些器官的移植手术已经进入到了比较稳定的阶段,可以保障受者有更长的健康寿命?

薛武军:现在全球能开展的器官移植,我们国家都能开展。除了前面所讲的肾脏移植、肝脏移植,包括现在的心脏移植、肺脏移植,胰腺、小肠以及胰肾联合移植等,我们国家都可以开展。外科临床手术技术操作方面已经非常成熟,移植的长期存活也在逐步的提高,我们也在进一步努力,让我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最近我们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正在制定中国器官移植的临床诊疗指南,总结从过去追求手术成功,到追求移植后患者存活,再到我们现在追求的是长期的健康存活,也就是长期的健康管理的技术和经验。那么我们编制的中国器官移植临床诊疗指南,就是为了让我们的技术更加规范,把我们中国的经验、中国的技术总结出来,更好地为广大移植患者服务,让移植受者能够长期的健康存活,而且能够健康的、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为我们的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白岩松:您刚才不止一次谈到了,我们现在器官移植手术,它的存活年限已经达到了世界高水平,如果平均来看、综合来看,我们跟世界整个器官移植的最高水平,不管是手术的水平,保障的水平,包括健康存活的年限,我们达到了怎样的高度?

薛武军:我们现在可以说代表了国际先进水平。我们现在肝脏、心脏、肺脏和肾脏移植已经有一批大的国际中心,也有一批国际领先的创新性技术,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国际器官移植发展的前沿水平,我们在世界舞台的中央正在发出中国的声音,发挥中国的作用。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把中国的器官移植技术和标准向世界进行传播。

白岩松:接下来问您可能稍微有点超前甚至大胆一点的问题,因为现在整个医学的进步是非常非常快的,大家也在期待,接下来有没有可能人体器官会全面进入到器官移植的手术当中,彻底开启健康领域的一个新时代?

薛武军:现在我们能开展移植的肝、肾、心、肺、胰腺、小肠,我们叫实体器官移植;还有骨髓移植,这属于组织移植范畴。现在主要是靠公民自愿捐献作为器官的来源。未来可能还会发展比如培养猪的肾脏器官来满足现在器官短缺的需求,将来可能还会有人工器官,也就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器官,来替代短缺的这部分自愿捐献来源的器官,这可能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因为目前来说,像人工的心脏,某一些医院已经开始实验了,在应用临床上也取得了不错的临床效果。

白岩松:在今年的这个纪念相关的器官捐献者的活动当中,人们也看到了一个数据,现在我国登记的器官捐献的志愿者的人数已经超过了670万。从您的角度,怎样看待这样一个数据?

薛武军:自愿登记捐献是指在公民逝世以后,自愿捐出器官或者遗体,主要是器官。这670万来之不易,我们用了十多年的时间,达到了670万这个非常大的一个数据。但是跟我们中国14亿人口比较起来,这个数据还是太少,只占到了0.47%左右,那么西方发达国家这种自愿登记的群体人数在30%、40%以上,所以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是很大。这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让广大的民众知道器官捐献是怎么回事,能够自愿加入到器官捐献的志愿者登记队伍中间来。当然了,这种自愿登记一定是指在去世以后捐献器官。

白岩松:接下来可能还要问一个更属于您专业的问题,因为在整个器官捐献完成过程当中的这个手术,一个重点是快,必须快,那真是时间就是生命。现在不管是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天津、西安这些中心大城市,可能相关的保障都问题不大,您觉得接下来我们很多其他的城市如何去做得更好?我们在这个“快”的方面还有哪些工作要推进?

薛武军:我们国家已经有相关文件规定,关于器官运输的绿色通道,包括民航、火车,它有绿色通道,主要就是保障捐献器官获取以后能够及时转移到移植中心、及时做手术。因为人去世以后,器官的保存时间是有限的,对肝、肾、心、肺,它要求的时间都有一定的限度,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的交通方面要有所保障。同时我们保存器官的技术也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只有这两个方面都做得非常到位了,再由中心城市辐射二线城市、甚至三线城市,未来器官短缺、器官保存时间的问题,就可能会得到逐步解决。

白岩松:薛所长,5月1日就要正式实施的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您觉得刚才我们虽然在短片中只介绍了几点,但是它会给这项事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薛武军:5月1号将实施的人体器官和移植条例,是在07年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基础上的一个修订。那么这次条例最大的变化是加了“捐献”两个字,在条例中间也明确地提出了国家支持器官捐献。那么在器官捐献的过程中间,主要强调的还是一个自愿,以及直系亲属的同意原则,还有伦理审批原则。那么还有要有专门的机构来实施器官捐献,也就是捐献器官的获取原则。同时还有一些具体的规定,比方说对于从事器官移植的临床科室提出了一些技术、标准、规范方面的要求,对于伦理审批委员会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也提出对捐献者要加强人文关怀的要求,以及提出了关于捐献者家属将来如果需要移植,在国家等待分配系统里会给他优先的照顾或优先的考虑。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条例,5月1号开始实施,实际上,从去年的12月14号出台以后,我们行业内部已经开始学习,按照新的条例,我们会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我们也一直强调,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一定要坚持依法依规,科学规范,健康地推进捐献和移植事业的发展。

白岩松:您作为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的主任委员,现在正在参与制定中国器官移植临床诊疗指南。这个临床诊疗指南一旦出来的话,跟过去有哪些改变,它规范了一些什么?对这项事业有什么促进作用?

薛武军:这个是我接任主委以后做的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前面我所讲到的,要把我们中国器官移植的临床经验、临床技术总结出来,按照国际标准制定出来。我们针对了一系列临床问题做出了推荐意见,这有利于我们国家按照规范标准化来实施临床技术操作,进一步提高国家器官移植的临床诊疗水平。拿我主编的肾脏移植来讲,现在已经过了两轮讨论,正式定稿,它对肾脏移植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仔细的、完整的梳理,这个指南对临床上能想到的临床问题给出了推荐的标准性意见,这有利于临床医生按照推荐意见来进行临床诊疗工作,对于提高临床医疗质量,提高移植效果,以及长期移植受者的健康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白岩松: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来年轻人的培养,现在像上海、北京、天津、武汉、无锡都有很棒的器官移植的手术专家,但是我们如何帮助更多的年轻人成长?

薛武军:年轻的人培养需要一代代的传承。首先是要共同学习器官捐献相关知识。器官捐献需要各级政府、各级医疗机构、全社会的支持,需要每个人献出大爱。只有爱心才能实现捐献和移植,只有医者仁心,始终将满足广大人民就医需求作为原动力,才能实现我们为人民服务的目的。所以对于年轻医生的培养,还是要从最基本的素质出发,从原动力出发,来做我们的基础培养。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中国的捐献和移植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

央视《新闻1+1》原视频链接:https://tv.cctv.com/2024/04/05/VIDElgFRK0vlasi7ZJVHtk6G240405.shtml?spm=C45404.PZSz5yUtXtNf.EwQ8Y5Z143Gh.35

文字:西安交大一附院
图片:《新闻1+1》
编辑:王恺悦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