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媒体交大>媒体交大>正文
媒体交大

【人民网】寻找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系列报道:一附院薛武军教授

来源:人民网 日期:2014-06-24 11:00 浏览量:

人民网于6月18日发表题为《薛武军:2年实施肾脏移植174例 器官捐献来源成难题》的寻找三秦最美医务工作者系列报道,文章记录了一附院肾病医院薛武军院长在肾移植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和付出。 报道内容如下:

薛武军:2年实施肾脏移植174例 器官捐献来源成难题

薛武军教授出生在陕西韩城市,作为交大一附院肾移植科的学科带头人,薛武军教授从大学毕业进入西安交大一附院起,就已经将医生这个普通的职业和肾脏移植这个光荣的事业紧紧捆绑在了一起。在他的带领下,该院在国内最早创立了肾脏疾病早、中、晚期一体化的学科发展和诊疗工作模式。

在薛武军教授的带领下,已实施肾脏移植3710例,患者年龄跨度在5至78岁之间,最长健康存活者已达30余年,是目前国内肾移植存活最长的患者之一。

西安交大一附院薛武军教授与同事分析病人病情(庞铭/摄)

在肾脏移植工作中,除了一步步攻克技术性的难关,改变国人器官捐献的理念也成了难题之一。器官来源短缺是全球器官移植领域存在的难题,作为器官移植的第二移植大国,虽然移植水平和效果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传统器官来源的短缺严重制约着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发展。

据数据统计,我国现有的150万名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中,只有一万人能够做上手术,供需比是1:150,大多数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一次次期望,却因器官来源稀缺最终走向生命尽头。基于此,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工作被提到了重要的日程上来。

我国于2010年开始了器官捐献的试点工作。2011年,陕西省成为人体器官捐献的试点省份,交大一附院首当其冲。作为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专家组组长的薛武军教授迅速组织团队开展工作。

公民去世后器官捐献工作异常艰辛,薛武军教授和其团队成员随时处于一级待命状态,手机24小时开机,在接到潜在捐献者信息后总能第一时间赶到其所在医院开展工作,风雨无阻。

“器官来源有一部分来自脑死亡病人,但目前国家对于脑死亡没有一定的标准,也未立法,所以对潜在器官来源的寻找变的异常困难,而比这更困难的是对人们传统思想观念的改变”,薛武军教授告诉记者。

传统中国人的观念是人死后要入土为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毁。而器官捐献则颠覆了人们的观念,目前中国的器官移植也处于起步阶段。为促进器官捐献事业的发展,薛武军教授也通过新闻发布、媒体宣传等方式扭转人们的思想,但成效甚微。

肾脏移植有专门的小组负责与脑死亡家属进行沟通,他们通常会选择良好的时机与对象介入,家属一开始会有抵触情绪,但在耐心的沟通后,部分家属会转变观念,同意捐献器官,并得到医院一定程度的困难救助。“原则是及时介入,及时放弃”,对待情绪激动的家属,小组成员懂得进退的方寸。

2011年12月16日,陕西省首例本省籍器官捐献的肾脏移植手术成功实施,此次器官移植共挽救了3名患者的生命,2名患者因此而重见光明,年龄最小的年仅17岁。至2013年12月底,两年时间内,肾移植团队在薛武军教授的带领下已实施DCD91例,共实施肾脏移植174例,肝移植86例,角膜移植12例。其中靠捐献进行移植手术的肾移植占到60%。

“目前我们接触的潜在捐献脑死亡病人有400多例,做成174例,很少因为捐献与家属或医院产生较大的矛盾。”薛武军表示,“虽然一些病人家属会因为移植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不满,但医生应该尽量摆正姿态,多与病人家属沟通,多一句话少一句话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2014年1月10日,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主持和独立完成的“肾脏移植关键技术创新及临床应用”项目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2013年度国家技术进步二等奖,作为这个项目的传承人和负责人,薛武军院长感叹道:“这个荣誉是交大一附院肾脏移植科三代人共同的成果,是老中青医务人员35年的坚韧探索的见证,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站在项目的制高点上,解决的是关键技术难题,为的是使患者早日康复,重享安康幸福。”

人民网相关报道链接:

http://sn.people.com.cn/n/2014/0618/c226647-21454521.html

文字:梁锦 庞铭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