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二附院多学科通力协作,为一位出生30天、体重3.61kg的患儿成功实施西北首例新生儿肝血管瘤介入栓塞手术,目前患儿术后情况良好,生命体征平稳。
患儿妈妈怀孕期间产检发现肝脏占位,血运丰富,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肝脏占位逐渐变大,孕38+5周外院彩超提示肝脏肿块增长至7.3*4.3cm。宝宝出生后第一天即出现拒乳、呼吸困难、心率快等表现,考虑宝宝的情况为肝脏的血管瘤并有肝动-静脉瘘,引起心脏持续高动力状态,导致心功能不全,这是一种能够危急患儿生命的紧急情况,需要及早干预治疗,家属遂即慕名转至二附院新生儿科。入住新生儿科后王惠萍教授紧急联系B超室乞艳华副教授完善心脏以及肝脏彩超评估患儿心功能以及瘤体大小,宝宝的肝脏占位正逐渐增大,心功能逐渐恶化,留给家属和医生的时间正在减少;小儿外科高亚教授心系患儿安危,多次查看、询问患儿情况,并根据每次复查指标,作出指示,决定使用微创介入的方式进行肝动脉栓塞术,封堵肿瘤血供。但新生儿血管纤细,动静脉瘘广泛,新生儿设备、管路、用药禁忌等诸多难题,成功的案例国内外鲜有报道,西北地区尚无类似病例报道。为了给患儿争取生存的机会,组织影像科介入组、小儿外科、麻醉手术科、医用超声科、新生儿科等院内多学科MDT团队进行了评估以及手术方案的激烈讨论, 反复论证手术的可行性,提出手术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应急策略并做好充分准备。
3月13日,在小儿外科高亚教授团队及多学科的积极配合下,为患儿进行了肝动脉造影术+肝动脉栓塞术。新生儿股动脉纤细,常规股动脉鞘作为入路存在术后股动脉闭塞下肢缺血风险,采用了经股动脉单纯微导管超选择性栓塞,手术难度大大增加,但避免了股动脉缺血风险。
在麻醉科和新生儿科的保驾护航下、超声科精准定位置管,血管介入团队经过3小时的努力,共封堵四处肝血管瘤的主要供血动脉分支,手术过程患儿生命体征稳定,血管瘤的血流量逐渐减少,进行心功能测定显示心输出量较术前下降,效果显著,肝脏的“扫雷”行动获得阶段性的成功,在场的所有医务人员为孩子鼓掌加油。
微创介入治疗正逐步应用于新生儿病患当中,其具有创伤小、反应轻、疗效确切、家属容易接受等特点,但对医疗条件、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强大的多学科MDT团队支撑。二附院母婴多学科MDT团队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充分具备解决新生儿疑难病症的能力,在西北地区开创多个“第一”。此次的微创介入治疗属西北地区首例,这不仅代表了二附院强大的多学科合作能力,也表现出了作为医疗国家队的责任和担当,不惧困难,勇于挑战,诠释全心全意为患儿服务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