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物风采>正文
人物风采

【同心抗疫】家属区抗疫志愿者掠影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2-01-16 16:53 浏览量:

在家属区志愿者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是“螺丝钉”,服从组织、服从安排、服从需求,哪里需要就去哪里,哪里有困难就支援哪里,哪里召唤就响应哪里,无论什么时间、不论什么岗位,放在哪里都能够闪闪发光。他们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是教师、是行政人员、是退休职工、是家属,就是普通的一员,但却在平凡的志愿工作中带给了周围人温暖和力量。

掠影一:不知疲倦的司刚全

司刚全是电气工程学院的教师,也是参加兴庆家属区志愿服务工作的第一批志愿者。在核酸检测现场维持纪律和引导协助,在寒冷的深夜挨家挨户送政府菜品上门,为独居老人联系买药看病,帮助行动不便的老人购买生活必需品,这些工作中都有他的身影和汗水。封控初期,家属区的志愿者数量不足,他常常从早忙到晚,从一个岗位忙到另一个岗位,连着很多天都没有顾上休息一下。司刚全回忆说:“2021年12月29日的核酸检测工作原定是中午12点开始,但是29日清晨7点突然接到专班电话通知,检测工作改为8点开始,我们紧急集合志愿者,不少同志披上衣服就出发,迅速集结展开工作。令人十分振奋和感动的是,短短半小时30多名同志就集合在一起,保障了当天核酸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随着家属区志愿者人数的增加,司刚全负责电气学院住在交大二村的55位退休教职工及家属的志愿服务工作,他们把学院的关怀及时送给大家,同时为困难教职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物资采购、看病买药等困难,可以说是随时随地随叫随到。有位90多岁的退休老师瘫痪在床,急需硅胶导尿管等特殊医疗用品,因小区封闭无法出去采购,家人十分着急,司刚全得知后,通过各种途径积极获取采购渠道,与学院其他几位志愿者老师一起,快速解决老人的燃眉之急。司刚全的爱人王萌是电气学院的一名行政人员,也是一名社区志愿者,每当任务来临,他们就携手并肩。他们挨家挨户摸排了解,热情解答沟通,连同应急组的其他志愿者们共摸清二村230多户居民信息,为学校家属区人员统计和核酸检测提供了数据支撑。司刚全说,志愿者虽然是平凡的普通人,但是大家聚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一定能同舟共济,尽早战胜疫情。

掠影二:转业军人刘哲

采访到资产公司刘哲老师时,是在三村的物资供应处。看到现场的采购场景井然有序,记者也为之感叹。刘哲自从小区封控后,全程投入抗疫工作中,无论是二村还是三村,在若干个小组中,都身先士卒。比如在物资保障组配合售卖点做好秩序的维护等,把最好的服务提供给大家,保证防疫的大背景下,各项工作能够有序开展。做志愿者是因为刘哲的身份有些“特殊”,他是一名转业到交大的军人,当学校党委发出希望在社区的党员积极参加志愿活动的号召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志愿工作印象特别深刻的是第一次当“大白”,通过培训老师的专业指导 ,他以试一试的态度加入了大白的队伍,紧密不透气的防护服、时间紧任务重的核酸采集、居民们采集完成后说的一声“谢谢”,都让他感到自己的“使命担当”。“我相信,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美好回忆。”他说。在这段时间里,刘哲还参加了帮扶困难群众、关心困难家庭,成立专班,他引入外面的商超,负责外接、谈判,按照相关要求引进物资,并规范商超进社区的运营秩序。后期又根据自己的经验,把学校和社区的整体服务保障尽量做到细化。

“社区物资供应事关社区的稳定。我的队友们功不可没。”刘哲介绍说。小区供应点每天下午2点开始进行售卖,所有志愿者保障各个环节有序运转,直到正常采购6点结束后,他们才脱掉志愿者红马甲,拿起袋子、整齐排队,买一些当天剩下的菜品。在刘哲的眼里,这些普通人身上散发的就是为人民服务的美德之光。

掠影三:做好自己,影响他人的闫瑞萍

闫瑞萍是图书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她积极响应家属区号召加入志愿者队伍,并带动和影响了周围更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工作。闫瑞萍回忆说,最忙碌的一天是2021年12月31日,从早上就开始整理二村28号楼住户情况,为发放政府配给蔬菜做准备,下午她突然接到电话,一线志愿者人手不足,需要支援核酸检测工作,她二话不说就前往检测点,穿上白色防护服开始帮忙,当了2个多小时的“大白”后,她又加入发菜工作,和其他楼宇志愿者一起将政府配给蔬菜送到一户户居民家中,待她们收工回家已是深夜11点多。也正是这次“大白”经历,让闫瑞萍体会到一线工作人员的不易,她谈到:“一线的工作人员身穿防护服,不能吃不能喝不透气,一连好几个小时不能上厕所,他们真的是太辛苦了。”1月2日社区志愿者应急组成立以来,闫瑞萍又主动加入其中。看到群里有邻居需要药品,碰巧闫瑞萍家也有,她就主动把药送给邻居;遇到需要帮忙的,她也主动帮忙,她说:“应急组就是尽力帮扶。我看到了求助,有能力提供帮助,就自然而然地做一些自己能做的事情。”楼里一位高龄老师突然心脏难受、行走困难,老两口自己呼叫了救护车,但完全慌了神,闫瑞萍得知这一情况立刻赶到老人家,帮老人检查家里的水、电、煤气、窗户,帮老人收拾了重要证件、换洗衣服,并安抚老人不要慌张,送老人们上了救护车,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一直到得知老人顺利住院且一切平稳后她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闫瑞萍还发动周围更多的人去提供帮助,楼里有一位独居老人崔老师年事已高,因患有眼睛黄斑变性看不清东西,家里的钟点工因疫情原因来不了,需要有人协助烧开水,闫瑞萍将消息在所在楼住户群里发布,能动学院邢老师的爱人张老师、材料学院肖老师的爱人杨老师积极响应,主动请缨轮流为独居的崔老师每天烧水,还送去热腾腾的饭菜给老人,轮流帮老人打扫卫生,一直坚持到现在。“做好自己,影响他人”,越来越多的人们在接受到志愿者的温暖后,自己也投身到志愿工作中,为困境中的他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掠影四:危难之时见真情的“大白”刘全铭

刘全铭是交大附中高中部的一名教师,他曾在2003年SARS疫情中担任过“大白”,负责为可能被感染的师生提供相关检测服务。这次,他再次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抗击新冠疫情的志愿工作中,或身披白色防护服忙碌在核酸检测现场,或身穿红色马甲奔走在社区中。刘全铭说:“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开始让大家乱了阵脚,封控初期人们的各项活动有些混乱和无序;在学校党委、疫情防控专班的领导和指挥下,核酸检测、物资发放等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特别是志愿者们自发出谋划策,提供了很多好的思路和建议。我也是受到周围很多默默无闻的邻居们的感召,与其抱怨,不如做事,做好当下是最好的选择。”刘全铭回顾他的这次志愿经历,第一次认领任务是他们4名志愿者来到教工之家后得知要参与核酸检测,大家没有犹豫和推诿,立即换上白色防护服开展工作,检测的半天时间里,他们没有喝水、吃东西,也顾不上去厕所,大家都坚守岗位,因为防护服一旦脱下就报废了。他还提到跟他搭班的校医院彩超室的陈丽红医生,陈医生负责进行咽拭子采样,从头至尾都没有坐下来休息一下,既为了节约时间,也为了方便受检居民。刘全铭也参与了政府供应蔬菜的发放和学校慰问品的发放工作,哪里有需要,他就投身哪里。一次应急组的志愿者们接到入户落实居住情况的任务,刘全铭与志愿者同伴负责了2个单元30多户情况的落实,接到任务后他第一时间响应,对照名单挨家挨户进行走访和沟通,服务过程中有极个别居民不予配合,他耐心解释、主动沟通,帮住户打消疑虑,顺利完成了摸底任务。他说:“危难之中见真情,希望交大所有教职工面对困难可以挺身而出,特别是党员同志可以率先站出来,主动传递我们内心中的善意,让心底的正能量迸发出来。困难时期也正是凝聚人心的好机会,希望利用这次与疫情的战斗,凝聚起我们交大人的心,增进集体认同。”通过这次志愿工作,刘全铭还发现社区里有很多孤寡老人,他希望社会、社区可以给独居老人更多的关爱,将志愿工作常态化进行下去,特别在后疫情时代,也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做好志愿工作,关心、关爱、关注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

掠影五:退而不休的刘国琴

志愿者刘国琴老师退休以后,响应上级安排,在退休办领导下成立了老年志愿者服务队,有队员130人,其中党员102人。这支队伍是一个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非常强的队伍,刘国琴特别为之自豪。老年志愿服务队主要服务定点帮扶对象,10个互助小组,每组对接30个或40个帮扶对象,和群众建立了非常好的关系。疫情期间,刘国琴看到第一次做核酸检测的慌乱,就考虑动员老年志愿队来维持秩序,协助大家更好地进行检测,于是她毅然带领队员行动起来。在这个志愿者服务队里,夫妻共同参加志愿服务的就有11对,核酸检测现场帮着维持秩序,帮着分菜,忙着送菜上门。有些得到帮助的居民热情地说,这些老年志愿者的热心热情,让大家充分感受到了“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对刘国琴来说,做志愿者意义在于:“我觉得我是党员,面临组织需要和群众需要,我必须要这么做,而且要做好,我会带动我们全部的志愿者干好自己的工作。”刘国琴还表示,离退休处的领导员工们对志愿者队伍给予了强力支持,使得他们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社区是大家的大家庭,人人都做一点好事,大家庭就更幸福!”

看到志愿者投入的身影,听到他们坚定的话语,大家都为社区能有这样一群甘愿付出的人所感动。疫情不可怕,人间有温暖。让我们共克时艰,期待疫情烟消云散。

文字:二村第二临时党支部 刘钰新 何瑀琦 蔡乐农
图片:二村第二临时党支部 刘钰新 何瑀琦 蔡乐农
编辑:朱萍萍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