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校园生活>正文
校园生活

初心 传递——西安交大筑梦社微宣讲团

赴延安学习延安精神、传扬西迁精神侧记

日期:2018-05-07 09:12 浏览量:

5月4日下午5点,放学铃声响起,延安中学高二32班的学生没有离开教室,反而关起教室门窗,认真聆听西安交大筑梦社微宣讲团哥哥姐姐们学习西迁精神的感悟。这是宣讲计划之外的一份感动,32班的学生趴在高二28班教室的窗户上听到宣讲内容,主动邀请宣讲成员为他们再讲一次。面对这些不了解高考志愿填写的中学生,宣讲成员李婧饱含深情地说:“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

这一天不仅是五四青年节,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日。值此特殊节日,微宣讲团和延安中学学子在西迁精神和延安精神的指引下,再次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延安大学学生宣讲团一起铭记老一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初心不忘,与时偕变,砥砺前行只为民族复兴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踏上救国复兴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十九大成功召开后,全国上下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热潮。青年学子责无旁贷走在学习最前沿。西安交大第一时间成立“青春之我,微言中国”学生微宣讲团,与此同时,延安大学组建学生宣讲团,借助当地特有的丰富红色教育资源,用延安方言把延安精神讲给当地乡亲。

今天,两校青年学生在延安大学举办座谈会,交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在马克思诞辰之日,高校学生继续传承发扬21世纪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这便是对马克思和《共产党宣言》最好的纪念。

“理论宣讲+实地学习”,延安大学学生宣讲团团长苑志鑫走进南泥湾、梁家河,一幅幅乡村发展现状把美丽中国的蓝图呈现在她的眼前。

西安交大的研究生孙泽海徘徊于老一辈人为家国民族奋勇抗争的历史中,他穿透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表象抵达其核心宗旨,“无论是黄沙漫漫还是人迹罕至,只要祖国有召唤,都能够义无反顾,为了祖国的需要再出发。”

青春之我,微言中国,交大学子传递初心之志

中国共产党人正是以“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的誓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也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

1956年,为了社会主义建设,为了祖国的发展,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到西安,“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

如今,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西安交大筑梦社微宣讲成员传承西迁精神和延安精神,他们向延中学子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用网络直播和抖音短视频APP等新媒体传播方式传播青年人的价值态度,传递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理想。

筑梦社孙竟益看到交大人为祖国发展做出的贡献,他坚信交大人“最终征服各种不利条件取得更大的成就!”

西迁精神的意义在于“个人对命运的选择始终有历史的注视、时代的关照和社会的影响,势必是个体的命运与时代命运的关联。”筑梦社李婧如是说。

延中学子与交大大学生在宣讲会场密切交流,积极互动。作为一名中学生,延中高二28班李馨悦认为一名优秀青年必定热爱祖国,只有敢于吃苦奉献,才能为祖国贡献力量。

从“团结起来,振兴中华”到“爱国奋斗,无怨无悔”,延安精神和西迁精神融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新时代的青年,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情怀。”筑梦社刘雅楠以“文化自信”为主旨,愿中国少年传承中华文化,“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我们学习老一辈人为祖国奉献一生的精神,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心系祖国、为祖国服务的栋梁之材。”延安中学教师张艳如毕业于西安交大,青春写进西部的土地,她用脚步走出西迁精神传承的轨迹,“以德树人是我的教育使命,我会为西部教育事业奉献我的一生。”

爱国奋斗,青春理想,青年学子永葆赤子之心

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时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在马克思诞辰之日,微宣讲团队成员再次走过中国共产党人奋斗之路,探讨“爱国奋斗”的青年志向。延安之行,微宣讲团队也为西安交大“走青年知识分子的正确道路”电信学院研修营带来了以“西迁精神”为主题的宣讲。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宣讲团成员孙泽海担任了本次参观学习的讲解,讲述了延安精神的发展历史,这让人文学院李吉悦大开眼界!“他对每一份文件、每一张图片背后的故事都如数家珍,将党的历史和我们此行主题联系了起来,串联成一个爱国主义的同心圆。”

在杨家岭文艺座谈会会场,党委宣传部理论教育主管陈晨老师以发自肺腑之语勉励团队成员:“永远铭记初心,脚踏实地,做好当下,这就是青年学子的爱国奋斗的具体实践。”青年学子应当把这份初心内化于心,变成一种习惯,与祖国的发展“同心、同向、同行”。

宣讲团成员各抒己见,立足自身专业特点,在接下来的微宣讲活动中把正能量传递给他人。筑梦社周文静同学在这里心弦触动,“我会不断提升自己学习马理论的知识水平,把马理论以切合实际的方式传播出去,这就是我的担当和奉献。”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从未改变。西安交大青年知识分子必当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初心,带着“西迁精神”这一传家宝,继续前行。

文字:筑梦社 杨重阳
图片:筑梦社 丁瑞凰 李吉悦
编辑:星 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