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将理论学习与实际生产相结合,完善个人职业规划,加强校企之间合作交流”为出发点,8月6日到8月11日,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11名同学前往青岛荏原环境设备有限公司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以调研垃圾焚烧环保技术为主题,实践期间队员们积极思考,热情参与,活学活用,顺利地完成了各项计划活动,展现了交大能动学子的扎实基础和优良品质,并与同去实践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同学展开了充分交流,青岛荏原之行圆满落幕。
企业认知 文化感染
青岛荏原环境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兼具设备制造能力的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工程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内循环流化床锅炉、内部回旋式城市垃圾和产业废弃物焚烧炉、炉排式垃圾焚烧炉及其它环保设备。

能动学院赴青岛荏原环境设备有限公司社会实践团队
青岛荏原邀请了交大和哈尔滨工业大学两所高校的同学共同参加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并安排了内容充实的实践行程。公司组织了热情的欢迎仪式,各部门领导出席欢迎活动,渡边总经理在欢迎仪式上表示,虽然实践时间有限,但公司做出了周详的安排,希望大家对这个行业不单单停留在表观认识,也能够通过亲身参与获得深入的体验。
在部门介绍讲座活动中,各部门领导从不同角度对各部门职能进行了介绍。管理本部董事、人事部部长左总介绍了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环境事业本部张总介绍了公司的事业内容和主要技术。
深入车间 竞标实战
为了对环境设备的制造流程和招投标活动有深入的了解,公司安排了相应的实践活动。在生产科赵科长的带领下,我们深入车间,切身体验生产一线。赵科长详细讲解了弯管台、切割台等操作台的工作原理,同时介绍了焊接技术的工艺要求。车间工人师傅的专心致志和一丝不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参观生产车间
在竞标模拟活动开始前,工程技术部的张科长讲解了标书的制作方法和竞标流程。以“600t/d垃圾焚烧项目自垃圾料斗至烟囱入口的垃圾焚烧的基本设计和核心设备供货”为招标内容,实践团队和哈工大实践团队随机分组,代表四家公司进行竞标实战演练。虽然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研究方向,但是同学们很快地融入了新的团队。竞标需要制作工艺说明书、烟气流程图和燃烧图,同时需要在竞标时向招标单位详细介绍自己的技术特点和优势,这些工作需要大家合理分配、各司其职,才能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完成任务,无论是从技术上还是协调能力上都对同学们提出了要求。同学们积极应战,在竞标活动中,团队代表们结合自身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向技术评委陈述讲解,充分展现了团队合作成果。评委们对每一个小组都作出了客观全面的评价,给出中肯的建议,并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培养快速学习的能力、锻炼应变能力等。

标书制作过程
垃圾焚烧是目前较为成熟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也是青岛荏原的核心技术,公司安排了威海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参观活动。威海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是青岛荏原建设的第一个垃圾焚烧厂,目前服役16年,对威海市的垃圾处理做出了重大贡献。工程技术部单科长首先对照模型向同学们介绍了整个厂区的功能区划分和垃圾焚烧的工艺流程,随后依次参观了主控室、焚烧炉、余热锅炉、烟气循环系统、尾气处理系统以及垃圾给料大厅。同学们充分利用这次参观学习机会,积极发问,单科长详细的讲解和耐心的回答获得了同学们的赞叹。通过此次参观活动,同学们对于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了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真正做到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能动学院赴青岛荏原环境设备有限公司社会实践团队
感悟收获,感恩相遇
实践结束之际,公司临时布置任务,希望西安交通大学实践团队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实践团队各做一次实践总结汇报。时间有限,团队成员迅速找准各自定位开始了图片整理、文字汇总和演示文件制作等工作,最后由领队王家欢作为代表进行总结汇报,并在汇报结束时向公司递交了感谢信。公司领导悉数出席,对团队此次实践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并希望以后同学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还能记得在这里学到的点点滴滴。
实践最后一天,公司一年一度的纳凉晚会如期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实践团队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实践团队的所有成员献上改编歌曲《青岛荏原的日子》,以表达对公司的感谢之情,演唱赢得了台下的阵阵掌声。五天中,同样的目标和灵感碰撞使得交大学子与哈工大学子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之时同学们互相送上美好的祝愿,期待能够再次相见。

纳凉晚会上团队合唱
五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交大能动实践队员们求知若渴、勇于实践的精神给公司领导及员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同学们严于律己认真完成实践任务,不断思考规划个人职业路线,积极动脑通过实践巩固理论知识,利用短暂的实践时间收获了专业理论、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等多方面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