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院部动态>院部动态>正文
院部动态

【文明巡礼】生命学院:以“三个聚焦”推动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日期:2025-07-25 14:33 浏览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持续深入推进文明校园建设,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加强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和有效载体。2020年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开展了首届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评选,授予37个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3个单位“精神文明建设风尚奖”。三年多来,各文明单位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政治建设为引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弘扬西迁精神,为学校顺利通过全国文明校园实地测评,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文明巡礼】专栏集中展示各文明单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高校职能方面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案例,从理论探索、实践育人、经验成果、活动开展、人物榜样、制度建设六个方面展示各单位的创新做法、经验和成效,加强基层文明风采的展示和师生榜样的选树宣传,持续深化巩固全国文明校园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学校精神文明建设整体水平。

近年来,生命学院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布局,强化目标导向,坚持理工科交叉融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作用,以“三个聚焦”不断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工作再上新台阶。

聚焦立德树人,在高质量人才培养上下功夫

学院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秉承“重基础、强创新、促交叉、国际化”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着力培养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夯实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建设18个专业课程组,以课程组建设为抓手,组织教师开展集体学习研讨,对青年教师授课技能实施全流程贯通式培养。

探索“党建+育人”深度融合模式,常态化开展本研支部共建,打造“信念领航”系列党课品牌,党委书记、院长带头讲授专题党课,形成“支部引领、党员示范、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学生党支部入选教育部研究生“样板党支部”,获评校级“十佳党支部”,学生党员中涌现出优秀本科生标兵等先进典型。

以队伍建设为抓手,夯实工作力量。构建教师发展体系,为高质量人才培养蓄势筑基,定期开展本科生导师、班主任工作研讨及研究生导师培训,提高教师指导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完善学院书院协同育人队伍体系,班主任队伍常态化下沉书院,在新生入校迎接、宿舍走访、困难学生帮扶、学生生涯规划、求职毕业离校等工作中发挥全链条的重要作用。教师获评优秀本科生导师、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建立研究生全过程全链条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位论文评审机制,以学生学术交流会、博士生壁报展、学风建设月等活动为载体,不断强化学风建设,严把学位论文质量关,近三年获评省优博2篇。率先实施研究生新生入校前集中教育培训,改革研究生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开设研究生生涯规划全校选修课,推行“生命六维力”育人模式,实现学生培养质量全链条全方位提升。

以实习实践为导向,凸显创新优势。建立“国家医学中心医工交叉实习基地”,选聘优秀校友担任企业导师,与行业知名企业共建实践基地,承办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物医学工程创新设计竞赛,选拔优秀学生参加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等,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获我校首个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红旅赛道”国家级金奖、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金奖、“研电之星”等荣誉。

聚焦长远发展,在一流创新人才队伍上下功夫

全面落实“人才强院”战略,改进机制体制,打破系所壁垒,组建多学科攻坚团队,促进学科交叉融合。组织人才诊断会,选拔青年人才进行重点培育,建好人才成长梯队。拓宽人才引进渠道,贯彻落实联合引才、校招共用人才队伍建设方案,与医院、企业开展联合培养博士后、教授双聘、优秀教师团队双聘、青年教师临床培训等合作,不断壮大教师队伍。举办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智汇青年学者论坛,邀请国家级人才来院交流,为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平台。以绩效为杠杆,对人才引进贡献突出的教师给予奖励,激发教师引育人才的积极性。近五年学院人才数量不断

坚持师德为先,引导教师做“四有”好老师。举办课程思政报告会、研讨会,召开青年教师学术沙龙、研究生导师培训等,提升青年教师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能力及水平。举办具有学科特色的从教三十年纪念仪式、荣休仪式、新教工欢迎仪式等,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形成“引才-育才-留才”良性循环。教师个人及团队获全国首届卓越青年研究生导师基金、陕西省“五四青年”(集体)、校伯乐奖、师德标兵、王宽诚育才奖、“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在科技自立自强上下功夫

学院以基础研究为根基,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围绕理工医交叉融合,组织医工交叉合作研讨会、产教融合开放日、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行业发展研讨会等,推进跨学科、多领域、多层次交叉融合。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研究成果发表于《科学》《自然》等顶刊,并首次实现《科学》杂志封面论文零的突破。成立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智能化诊疗装备研究院,聚焦脑科学、智慧医疗等前沿方向,加速原始创新。

加大医教研产深度融合推进力度,与苏州医疗器械产业园等合作共建,承担医工交叉、临床牵引及产教融合专项课题,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与泰发祥、翔宇、海尔生物等企业共建联合研究院,推动解决生命健康领域的“卡脖子”难题。

全面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之间的衔接和互动,组织开展医工交叉合作研讨会、“走进企业、感知行业”企业行、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行业发展论坛、产教融合开放日等活动,搭建教师和企业沟通联络纽带。探索脑科学新的领域和深度,积极推进臻泰智能、穹顶医疗等学院孵化企业与产业投资人良好对接,搭建投资企业与新兴科创企业的纽带,推动高端医疗装备、康复器械等成果转化,助力解决生命健康领域关键技术难题。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生命学院将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战略布局,以服务健康中国战略为导向,强化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的衔接,完善“学科交叉—人才集聚—技术突破—产业转化”创新链条,持续优化育人体系、壮大高水平师资队伍、深化校企协同攻关,培育更多生物医学领域拔尖人才,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交大力量。

文字:生命学院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