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第四期“馆长接待日”活动在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11楼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面向2024级本科新生,以“倾听心声,共谋发展”为核心,旨在通过精准对接新生群体需求,推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活动现场,图书馆馆长马忠,副馆长杨峰、纪洁菲与来自多所书院的新生代表齐聚一堂,面对面交流,倾听读者心声。活动伊始,杨峰从图书馆的历史沿革、资源建设与服务、知识管理与发现、科研支持、文化活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图书馆各项工作。他表示,本次馆长接待日活动旨在打破沟通壁垒,了解新生在使用图书馆中遇到的问题以及需求,让每一位读者的声音都能被听见,每一份建议都能得到重视,以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为大家提供精准、优质的服务,并鼓励在场读者畅所欲言,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座谈会上,读者们围绕图书馆空间及座位预约、新书资源更新、读者借阅权限、馆内环境维护等热点问题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钱学森读书奖获得者张云泽就高精尖领域书籍的更新速度提出了期望,希望图书馆能加快引进最新学术资源,助力科研教学,并对大屏辅学空间的科学设计表示充分肯定。宗濂书院武渝超针对图书馆阅读空间的优化提出了具体建议,希望图书馆能增设更多阅览自习区和静音学习区,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南洋书院谢雨辰则关注到读者荐书方面的问题,建议拓宽荐书渠道,缩短反馈周期,对于一些小众但极具学术价值的书籍能适当放宽采购标准,让图书馆的藏书更加丰富多元。
面对学生们的关切与期待,马忠、杨峰、纪洁菲逐一回应。马忠表示,图书馆的核心功能在于服务读者,而服务质量的提升需要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推动图书馆的发展与变革。图书馆的功能定位不能一成不变,我们需以发展的视角审视现状、谋划未来,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深入思考其未来发展方向与功能拓展。他谈到,要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探索其在图书馆服务中的创新应用。同时,为强化与读者的互动交流,他提议组建专属交流群,鼓励大家在群内积极留言、反馈需求。此外,还可围绕读者需求开发特色课程资源、共享优质电子教案,并以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为参照坐标,借鉴先进举措与服务模式,不断优化工作,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此次“馆长接待日”活动不仅搭建起图书馆与读者之间深度联结、高效交流的平台,更是图书馆优化服务、共筑和谐阅读生态的起点。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将持续调研不同读者群体使用需求,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建立起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长效沟通机制,确保服务能够稳步、精准地契合读者期待,以“不回避”“零距离”“见行动”的有效做法共建书香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