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人才培养>招生就业>正文
招生就业

杨志懋教授在铁一中学解读英才计划:十二年耕耘托举未来材料之星

日期:2025-07-15 15:01 浏览量: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物理学院副院长、材料物理领域权威专家杨志懋教授为西安铁一中学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学生英才计划十二年回顾与发展及2025年材料物理培养计划》的精彩报告,为学子们揭开了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的蓝图与材料世界的科学魅力。

志懋教授回顾了“中学生英才计划”的深厚根基。该计划由中国科协与教育部自2013年联合发起,核心在于发掘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高中生,让他们提前走进大学殿堂,在顶尖科学家指导下,利用假期参与为期一年的科研实践。西安交大作为首批入选高校,数学、物理、计算机三大学科十二年间已累计培养512名英才学员,成果斐然——在已毕业的244名学员中,超过80%学员进入985、211高校深造,为国家“基础学科拔尖计划”输送了大批优质生源。

报告中,杨志懋教授以两位优秀学员的成长轨迹生动诠释了计划成效。黄飞洋(2015届学员)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交大,本科毕业即获直博资格,在读期间已发表两篇SCI论文,展现了扎实的科研潜力。任嘉骏(2018届学员)依托英才平台登上全球顶级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舞台并斩获奖项。丰富的国际交流与学术活动锤炼了他们的科研素养,他们的事迹印证了英才计划在激发科学志趣、培养创新能力上的卓越作用。

面向新一年度,西安交大材料物理学科为2025级英才学员量身定制了立体化培养方案,包含前沿认知、实践操作与视野拓展三大核心板块。学员将通过导师团队的交流讨论会、科普讲座(涵盖形状记忆合金、纳米材料、新能源电池等热点)深入了解科研方向与学术前沿,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参观中感受科研氛围,根据个人兴趣方向,在导师指导下动手完成小型实验项目,并通过校外研学活动(如探访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拓宽科学视野。

报告后半程,杨志懋教授将视角投向更广阔的功能材料科技疆域。他阐释了新材料作为“知识、技术、资金密集型”战略产业的突出地位,强调其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标尺。从石器时代到石墨烯时代,材料进步始终驱动着人类文明跃迁。结合国家需求,他剖析了新材料领域的技术结构与发展重点,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材料科学“成分-工艺-结构-性能”的核心研究范式。报告中穿插的前沿展望令人心潮澎湃——时速4000公里的真空管道磁悬浮列车、保障电子设备安全的高端电磁屏蔽材料、应用于航天与医疗的智能形状记忆合金……这些生动的案例让在场学生深刻感受到材料科学改变世界的磅礴力量。

杨志懋教授在总结中指出,英才计划是落实国家“走好基础研究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战略部署的重要一环,它构建了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有机衔接的桥梁,为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营造了宝贵的成长沃土。这场报告不仅是一次学科知识的传递,更是一颗点燃科学梦想的火种。随着英才计划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新征程中不断优化升级,更多像任嘉骏、黄飞洋一样的未来科学家将从这里起步,将个人理想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时代洪流,以材料和物理科学的点点星光,照亮民族复兴的壮阔征途。

文字:英才计划材料物理项目组
图片:英才计划材料物理项目组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