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研究生思政课的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5月18日,由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高校“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创新中心联合主办,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协办的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创新发展论坛在星空报告厅举办。来自陕西省内近20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及其负责人、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等百余人参加论坛。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梁军教授主持。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周远在致辞中指出,研究生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需在理论深度、实践广度、方法向度上持续守正创新。西安交通大学历来重视研究生思政课建设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着力推进思政课教学内容、方法创新,发挥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示范引领作用。陕西拥有众多优秀高校和丰富教育资源,各高校在研究生思政课建设中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搭建平台,携手合作,共同书写新时代研究生思政课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论坛特邀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咨询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院长骆郁廷教授作“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新形态”专题报告。骆郁廷从马克思主义融创中华文明新形态、“第一个结合”与中华文明新形态、“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文明新形态四个层面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中华文明新形态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的重要性。同时,他结合教学实践强调,研究生思政课作为连接理论创新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关键纽带,肩负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应突出“研究性”,遵循“教育者先受教育”的原则,引导学生聚焦理论前沿与实践热点,培育问题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教育部高校研究生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燕连福教授从话语内容、表达、语境、主体四个维度系统阐述了研究生思政课创新路径。他指出,思政课需借力社会大课堂实现创新。要聚焦现实成就、时代主题与实践需求丰富话语内容,运用技术化、艺术化、生活化表达增强话语吸引力,依托实景、虚拟、实践课堂拓展话语语境,汇聚人民、教师、学生主体广聚话语力量,让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实起来”。

主题发言环节邀请了省内18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及其负责人,围绕各自的教学探索与改革实践展开热烈探讨。

西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云霞教授聚焦“人工智能幻觉生成与消弭”,深入分析AI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潜在风险与应对策略。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力波教授呼吁,加强研究生学情研究,推动理论供给与现实需求适配,构建科学评价体系。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怀平教授指出,应强化课程供需匹配与方法创新,推动思政与学术融合。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严冰教授分享了“一课多师”教学模式,整合校内外专家资源提升课程质量。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振岗教授结合学校能源安全特色,探讨安全意识融入思政课的路径。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何博教授强调需解决本硕博思政课管理一体化及课堂教学质效提升问题。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宋阳教授介绍“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从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分层分类教学为抓手提升育人实效。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袁文伟分享“党委统筹、马院主导、学院协同、师生共研”机制以及“行走的思政课”品牌实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鹏教授强调,教学需增强现实关联与理论深度,善用AI、VR、短视频等新技术形式。西安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永虎教授主张融合专业与实践知识,构建认知、技能、价值三阶递进的培养体系。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刘权政教授聚焦边疆高校,提出突出国家主权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设置课程。西安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勇教授介绍“社会调查+思政教育”品牌,通过调研活动实现价值塑造与实践能力的双提升。西安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郭松教授阐述“专兼职结合师资+全浸润式教学模式”,挖掘劳模工匠精神赋能思政课堂。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鲁洋副教授介绍“五环节教学法”及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培养具有法治基因和红色基因的德法兼修人才。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贺团卫副教授分享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原著教学方面实践。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重点围绕全国高校“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创新中心的建设发展进行深入交流。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郑冬芳教授、“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程负责人代表教学创新中心汇报相关工作进展。教学创新中心自2021年获批以来,始终以课程为核心,开发视频资源库、汇集全国教学重点难题,积极探索AI赋能课程建设,持续为全国高校提供教学资源支撑。全国高校“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教学创新中心负责人、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马忠教授在闭幕式上表示,本次论坛紧扣“创新发展”主题,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温度,充分展现了各高校在研究生思政课改革方面的多元探索与宝贵经验。教学创新中心将深化校际协同,助力构建高质量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