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交通大学校友总会第十一届理事会在北京交大科学会堂隆重举行。西安交通大学校长郑南宁,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张杰,西南交通大学校长陈春阳,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和来自全国各地的交通大学理事、校友代表共计150多人参加了大会。
受第十届理事会执行会长郑南宁校长的委托,西安交大副校长卢天健代表第十届理事会做了题为“发扬交通大学校友工作传统,开创新时期校友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从2008年4月第十届理事会开展工作以来的三年多时间里,在各地校友会的大力支持下,四所母校加强协作,传承“饮水思源”、“崇德尚实”的交大优良传统,努力使校友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各自的发展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特色,获得了长足进步,工作成绩显著。
北京交通大学校长宁滨代表第十一届理事会作报告。报告说,加强总会和分会二级组织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友总会人员配置、工作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及财务制度;继续与几所母校一起,依法维护交通大学的校名权,保护交通大学品牌;增强服务校友意识,搭建校友间的联络交流信息平台;创新校友活动形式和载体,开创校友与母校合作共赢的良好局面;探索海内外合作的新模式、新思路等方面将是新一届理事会的重点工作。
会议审议通过了经各地校友会、各母校和校友代表根据总会章程推举的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组成人员名单,共有266名校友当选第十一届理事会理事。张杰、郑南宁、陈春阳、宁滨当选第十一届理事会会长,宁滨为执行会长。马磊(上海交大)、周纲(西安交大)、赵彦灵(西南交大)、余祖俊(北京交大)为第十一届理事会总干事,余祖俊为执行总干事。
经各地校友会、各母校以及校友推荐,第十届理事会决定授予123名校友“优秀校友工作者”称号。四所交大校长为优秀校友工作者代表颁发了证书。
在本届理事会上,为了促进四所交大的人才培养事业,四所交大校长共同签署了北京宣言——《绿色约定》人才培养框架协议书。其主要内容是:四所交大将以新能源和绿色交通等专业为主,建立校际间硕士、博士研究生免试推荐制度,每校每年将向另外三所交通大学推免15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以打破四所交大人才培养壁垒,开辟绿色通道,为四所交大的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深造机会,四位校长走到启动台旁,共同触摸水晶球,开启了北京宣言——绿色约定。
此次理事会特设了交通大学校长论坛。四位交通大学校长在论坛中围绕各自办学实践和特色,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交流。
郑南宁校长作了“重视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承载大学文化与精神”的主题演讲。他结合学校的毕业典礼改革指出,大学要坚持育人为本的理念,树立服务学生的意识,从单纯的“教育者”角色转换为“教育和被教育”的角色,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郑校长指出,一流大学的建设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这所大学文化和精神的形成和产物,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成为一流的大学不是靠各种指标、数据堆积出来的,它要有原创性的重大科技成就,社会公认的杰出人物,并能为后人留下传奇的“故事”,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一流大学的卓越。会上,张杰校长、陈春阳校长和宁滨校长也分别作了“使命•挑战•奋进•未来——上海交通大学的‘十二五’规划”、“守交通之本谋转型之道——为早日建成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砥砺奋进”、“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主题演讲。
下午,四所交通大学领导还分别参加了各自学校组织的校友交流会。
交通大学校友总会是维系各母校的重要纽带,由具有深厚历史渊源的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发起成立,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业务主管部门为教育部。1984年,四所交大在上海召开交通大学校友总会成立大会。目前,交通大学校友总会有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校友会员近90万人,会员遍布海内外。交通大学校友总会注册地址在北京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