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空战机,到陆地装甲,再到深蓝舰艇,金属材料几乎是每一款装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记者了解到,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大教授孙军团队正进行着六大类金属结构材料的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杨冲:这个设备是测试材料硬度值的,通过压头给材料一个压力,通过这两个观察头来测量凹坑的大小,您看到的坑现在是放大了50倍,其实它的量级应该在一个微米量级。而我们实验室目前在做的工作,其实就是希望通过成分调控以及热处理调控,来改变这种合金的晶体结构,而使凹坑做的尽可能小,让它的强度尽可能高。
炮弹在发射的瞬间,会面临高温高载等极端环境,金属材料极限性能不足,会导致炮管出现裂缝或断裂。飞机飞行时,金属材料的耐热强度不足,会导致金属结构失稳和软化,飞机的速度和打击距离就难以提高。
西安交通大学教师杨冲:但如果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舰艇(用材)是可以延长装备的服役寿命。新型耐高温材料,在400摄氏度仍能保持很高的强度。这样就为我们飞行器更高的飞行速度、更高的打击距离、更高的载弹量提供了可能、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