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要闻聚焦>正文
要闻聚焦

首届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先导计划”

—— “火山杯”人工智能创新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日期:2025-07-13 20:45 浏览量:

7月11日,首届西安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先导计划”——“火山杯”人工智能创新大赛颁奖典礼在兴庆校区科学馆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洪军,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AI咨询首席顾问杜宁,西安博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魏小立出席活动。校内20余家单位部门负责人,获奖队伍代表,师生代表近300人参加活动。活动由网信中心副主任徐墨主持。

大赛由网信中心牵头,学校党、校办,研究生院、科研院、后勤保障部、党委宣传部、团委、教务处、学生处、就创中心、实践教学中心共同主办,是学校“人工智能先导计划”的重要一环,通过“交晓智”平台,促进全校师生体验、微调、创建自己的智能体,激励全校师生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校园场景中的创新应用,为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改革增添动能。

展望AI发展,寄语创新未来

洪军从人工智能发展的历史元年进行回顾,指出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力量,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肩负着培养创新人才、推动技术突破的重任。他表示,西安交通大学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通过实施“人工智能先导计划”,构建AI+专业、课程、教学、学习、评价、资源、平台“七大工程”,持续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为师生搭建更加开放、包容的创新平台。期待全体交大人以赛为始,勇探科技前沿,更期待各方以赛事为桥梁,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创新融合。

北京火山引擎科技有限公司通用行业高级总监韩鑫代表大赛协办单位致辞。他表示,本次大赛不仅是技术创新的竞技场,更是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实践平台,充分展现了交大学子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创造力与无限潜力。火山引擎将持续以技术为基石,以开放合作为纽带,携手西安交大共同谱写AI教育的崭新篇章。

作为大赛技术支持单位代表,魏小立表示,本次大赛的举办充分展现了交大人的创新精神与人工智能校园应用的广阔前景,博达作为校友企业,将加大AI领域投入,研发高校专属大模型,与交大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同打造“产教”融合的一体化AI创新生态。

表彰优秀团队,共享创新成果

网信中心主任锁志海代表大赛组委会详细介绍了学校首届“火山杯”人工智能大赛的筹备历程、赛事亮点、获奖成果等情况。为助力师生备战大赛,网信中心联合多个职能部处、书院及学院,分阶段、分赛道、分对象开展青铜篇、黄金篇培训共计26场,培训2000余人次。锁志海表示,这些智能体将有机会与学校真实业务系统对接,网信中心将持续投入人力、技术等保障,帮助其应用在科研、教学、管理、服务场景中。

大赛吸引了400支队伍700余名师生参赛,提交智能体92件。经专家评审,最终“材质识别智能体”等3项智能体获得特等奖,“机器人多功能实训工作站助手”等6项智能体获得一等奖,“新港小膳”等9项智能体获得二等奖,“研小招”等15项智能体获得三等奖。此外,“高等数学教学助手、医路AI、交你面试、吃在仙交”等智能体获得技术架构、创意构想等特色奖;“热与流体实验小助手”等20项智能体获得优胜奖。在颁奖仪式上,洪军等为获奖团队代表颁发证书。

档案馆、博物馆王华泾,机械工程学院王作为、钱学森学院成秦川分别作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做比赛分享。大家纷纷表示,不仅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与应用,更提升了技术创新与团队协作能力,收获满满、受益匪浅,期待能有更多这样聚焦前沿、赋能实践的赛事活动。

洪军、辛景民、李重、杜宁、向万春、王飞、魏小立等嘉宾共同上台发布本次大赛获奖智能体。

聚焦前沿技术,共探AI发展新路径

颁奖典礼结束后迎来大赛培训的最终篇章——王者篇。培训环节由网信中心副主任刘俊主持。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魏平以《迈向AI大模型时代》为题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大模型的技术脉络与未来走向。火山引擎AI咨询首席顾问杜宁带来《大模型发展趋势研判 驱动高校场景智能升级》的分享。在交流互动环节,师生们围绕技术瓶颈、应用前景等问题与两位专家深入探讨,现场气氛热烈而浓厚。

文字:网信中心
图片:网信中心
视频:网信中心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