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8日,《当代会计评论》“又日新”论坛在西安交通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当代会计评论》编辑部、厦门大学会计学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和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山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苏州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长安大学、重庆工商大学、赣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国际商贸学院、西藏民族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西安文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厦门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20余所高校的专家和青年学者70余人参加本次会议。论坛开幕式由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张俊瑞教授主持。

张俊瑞教授简要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科的发展和现状,并为本次论坛特意创作一首五言藏头诗,以表达对论坛和参会者的致敬与祝福。他在诗中寄托了对青年学者不断超越、锐意进取的殷切期望,并鼓励大家勇于提出新观点、探索新方法,以推动会计学科理论与实践的持续创新与进步。张俊瑞教授代表东道主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致以美好祝愿,期待《当代会计评论》继续发挥桥梁作用,凝聚学术共识,启发前沿思考,为推动会计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峰教授在致辞中对与会专家学者致以诚挚欢迎,阐述“又日新”论坛创办宗旨。他指出,“又日新”取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经典论述,蕴含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深刻内涵。他特别说明,该论坛以青年学者为主体,学生为主导,寄语青年学者立足中国国情,放眼国际学术前沿,深耕会计研究,让会计学成为一门“显学”。此外,刘峰教授强调了“研究文化”的重要性,鼓励青年学者做有价值、能带来知识发现且对他人有帮助的研究。

“又日新”论坛主题报告环节由苏州大学权小锋教授和中央财经大学王彦超教授主持。上海财经大学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邱嘉平教授以“为何公司会给 CEO 提供额外福利”为题作报告,分享了其研究成果。中山大学管理学院曹春方教授带来题为“身份与契约”的报告,从社会学和经济学视角,深入剖析身份与契约在不同层面的作用。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司毅教授以“气候脆弱性与资本市场定价效率”为题,分享其在该领域的研究探索与成果。

秉持“雏凤清于老凤声”的理念,《当代会计评论》通过“学生论坛”栏目与“又日新”论坛,为青年学子搭建学术平台。在论文报告与交流环节,西北大学马晨教授、西安交通大学李留闯教授担任主持。西安交通大学王倩雯、西藏民族大学牛伟雨、重庆工商大学桂清清、兰州大学王怡婷以及厦门大学熊枫围绕数据资源信息披露、耐心资本、气候风险、人工智能以及企业整数情结等前沿热点议题,分享了极具价值的研究成果。

本次论坛特邀中央财经大学王彦超教授、苏州大学权小锋教授、澳门大学刘南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齐保垒教授、西北大学马晨教授等多位会计与财务领域专家担任论文点评嘉宾。专家们从研究设计、理论构建、实证分析以及研究贡献等维度,对论文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点评。秉持着严谨的治学精神,专家们精准地指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如部分研究在变量选择上的局限、理论框架与研究问题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改进建议。论坛除一对一的专家点评外,还分别由论文讨论团队和参会代表对报告论文进行点评、讨论和交流,会场参与者众,气氛热烈。


本次论坛的闭幕式由厦门大学熊枫副教授主持,刘峰教授做总结发言。刘峰教授再次阐述了“又日新”论坛的核心宗旨,并强调了“研究文化”的重要性。他指出,青年学者应将追求真理作为研究的首要目标,真正地找到问题,而非仅仅以论文“发表”为终极追求。刘峰教授鼓励青年学者们致力于开展那些具有深远价值、能够推动知识发现的研究,以实现知识发现与学术助人的双重目标。最后,刘峰教授介绍了“又日新”论坛后续安排,诚邀大家持续关注和支持,共促会计研究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