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要闻聚焦>正文
要闻聚焦

【文化+平台】

外国语学院:在中外交流中推动文明互鉴,在文化实践中落实立德树人

日期:2025-05-16 10:46 浏览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统筹 ‘引进来’和‘走出去’,不断提升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外国语学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实践基地”秉承“外联五洲、语跨四海”的建设理念,设立以中外文化交流传播为核心内容的文化实践基地,充分发挥学院的多语种优势,在思政育人、科研育人、活动育人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积极探索,为助力学校国际化建设、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传播作出了有益贡献。坚持国际视野看交大、国家战略看交大、跳出交大看交大,加强中外人文交流,讲好交大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西安交通大学是外国语学院“中外文化交流传播实践基地”文化+平台的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文化+思政,构筑国际化人才的精神基石

外国语学院持续践行“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精神,突出党建引领,坚守育人初心。深化文化建设与思政教育的交叉融合,加快培养有家国情怀、有全球视野、有专业本领、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复合型外语人才,构筑“文化+思政”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精神基石。

立足于学科特色,积极开展各类党团活动,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高尚道德情操,培育优良道德品质。在“文化+”平台的助力下,学院党团活动的“打开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内容也更为丰富,既有注重理论学习的传统党课,又包含了各种以文化项目为依托的实景党团活动,包括赴青海“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专题研修、“寻根中华优秀传统农业文化”主题党日等。学院研究生赴云南彝族、纳西族聚居区,开展以普通话与民族语言使用情况调研为主题的“童言同语、同心同行”社会实践。以文化建设交融学科特色的实景党团活动带领同学们走出校园、亲身参与,让思政教育变得更加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推动思政育人工作不断走深、走实、走心。

在“文化+”平台的推动下,学院不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引导教师注重在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语言认同和文化自信。在各类实习实践活动中,帮助学生树立“传播好中国语言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高层次外语人才。在2023年3月西安交大第二届课程思政“百名教师大练兵”中,学院教师荣获特等奖。在2023年12月外研社“教学之星”全国总决赛中,学院教师以《理解当代中国:英语演讲教程》中的“提升文化自信”为主题,荣获特等奖。

文化+科研,打造学科发展的智慧引擎

外国语学院充分发挥“文化+”平台对科研的助力作用,不断挖掘外语学科的文化内涵,优化学科布局,积极向区域与国别研究、跨文化研究等领域拓展,持续推进科教协同育人,打造“文化+科研”驱动学科发展的智慧引擎。

学院特别注重以西迁精神激励科研团队的主人翁意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能师生在科研领域的开拓创新。近两年来,外国语学院的科研团队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中华外译项目1项、省部级涉外研究专项2项等,在语言学、翻译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交际、区域国别研究等领域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同时,学院积极发挥基于文化传播的智库作用,为国家部委、省委省政府相关机构提供相关研究报告、决策咨询报告200余篇。智库成果与决策建言获中央领导批示9篇,获中共中央办公厅采纳21篇,获国家部委领导批示2篇,获中宣部、教育部、公安部、国家民委等国家部委采纳近50篇,获得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政府等地方政府采纳60余篇。仅在2023年当年,外国语学院团队被部委采纳决策建言占学校统战部报送被采纳谏言总数的34.5%,占学校宣传部报送采纳的20.8%。

“文化+”平台有力地推动了学院的整体科研水平与学科发展。在平台实施后的2023年9月,学院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评估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2023年,陕西省委宣传部与西安交大共建的全省唯一的“陕西省国际传播与对外话语创新中心”落户外国语学院,说明省委和学校对外国语学院在文化交流与国际传播领域所取得成绩的充分认可,也为学院加强培养“会语言、通国家、精领域”的高端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文化+活动,搭建多元交流的广阔舞台

外国语学院利用中外文化交流传播实践基地开展了一系列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主题活动,形成了独特的育人品牌,搭建了“文化+活动”促进多元交流的广阔舞台。

以“展示语言魅力、体验多元文化”为主题的“金秋外语节”连续举办21届,全校年均4000以上人次参与到外语节的各项活动中,已成为学校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文学科活动。“中外思想荟”经常邀请国际组织就职或实习的校友前来交流,分享中国代表参与联合国话语体系构建的过程和体会。2023年11月举办的“我的西安交通大学”英语口语视频大赛,同学们以“A glimpse of young XJTUers”为主题,使用镜头全方位、多角度纪录校园生活,展现出丰富多彩、积极上进的校园文化和交大学子传承西迁精神,奋发向上、爱国爱校的精神风貌。2023年8月,筹办“西交•通全球”暑期学校《比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课程,8场全英文讲座,来自10余个国家的600余名学生注册参加学习。中外文化交流传播实践团队制作的“仙交二十四节气”主题系列短视频广受好评,被《人民日报》公众号等多家媒体转载。

此外,“文化+”平台团队持续吸收对文化交流感兴趣、有特长的学生参与活动组织、翻译、审校、视频制作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实践。借助“文化+”平台提供的支持,日语、英语方向在读研究生已出版各类图书译作7部。

两年来,“文化+”平台的持续建设,推动外国语学院在思政育人、科研育人、活动育人等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构建具有西安交通大学特色的研究型、应用型、智库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兼具中国情怀、世界眼光和国际视野的外交人才,为促进中外文明互鉴、构建中国国际话语体系、提高中国国际软实力贡献力量。

文字:文明办 外国语学院
图片:外国语学院
编辑:星火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
今日交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