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科技自立自强】>正文
【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自立自强】一附院和水祥教授团队在ESD相关溃疡快速修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2-08-02 13:05 浏览量:

随着消化道肿瘤早诊早治观念的兴起与内镜技术的不断开展,ESD等消化内镜超级微创技术已成为早期消化道癌、癌前病变、巨大息肉和粘膜下隆起病变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ESD术“人工溃疡”成为最常见的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消化不良、呕血、便血等症状。目前,对于ESD 术后“人造溃疡”的治疗方法尚未达成共识。临床主要通过术后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粘膜保护剂等促进ESD 创面愈合,但即使采用这种预防方法,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溃疡愈合延迟超过8周,甚至引发迟发性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此外,近年来使用PPI 的安全性和远期影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因此,亟需寻找毒性较小、作用时间长、生物利用度高、适合全消化道粘膜损伤的新型治疗方法。

针对这一临床难题,西安交大一附院消化内科和水祥主任团队与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蔡开勇教授团队合作,基于胃肠道特殊的生理环境和ESD术后创面的病理微环境特点,设计了一种包裹载姜黄素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的GelMAc/PVAMA水凝胶。该水凝胶首先利用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MPDA)较大的比表面积和有序的介孔结构负载姜黄素实现高载药量,进而引入具有强大粘附性、良好生物相容性以及理化性质非常稳定的邻苯二酚基修饰甲基丙烯酸明胶(GelMAc)和甲基丙烯酸聚乙烯醇(PVAMA)基材包裹成胶。水凝胶通过粘附于溃疡创面,提供屏障保护作用,隔绝胃酸等有害因素对创面的刺激,为创面修复提供有利环境;将保护性姜黄素富集在溃疡局部,大大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延长作用时间,实现保护药物多机制、高载量、高稳定性、持久作用,促进人工溃疡快速修复,为ESD术后创面、消化性溃疡,以及消化道粘膜损伤治疗提供新策略、新方法。该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证明这一水凝胶体系通过调控巨噬细胞M1/M2极化发挥抗炎、抗ROS、促进溃疡愈合的活性,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上述成果以“Biocompatible, adhesive and stable GelMAc/PVAMA/MPDA@Cur hydrogels regulate immune response to improve endoscopic submucosaldissection-induced gastric ulcer healing in vivo” 为题发表在生物材料权威期刊《AppliedMaterials Today》。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张旭博士和美国杜克大学和野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和水祥教授、任牡丹副教授和重庆大学蔡开勇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第一和通讯单位。

近年来,在吕毅教授的指导下,和水祥教授带领团队积极参与陕西省再生医学与外科工程研究中心及外科梦工厂有关消化道肿瘤方面的医工结合研究项目,并在消化道医工结合新技术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成功开展了国内首例复合磁牵引辅助胃早癌ESD术,世界首例磁压榨治疗直肠癌术后吻合口闭锁再通术,世界首创胃肠道病变磁体预标记术等,应邀在全国各地进行讲座推广,为医院的高水平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文字:一附院
图片:一附院
编辑:彭碧仙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