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西安交大网络信息中心积极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投入学校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保障,支部党员自发坚守教学科研工作保障一线,以只争朝夕、团结协作、共克时艰的精神面貌,充分展现出协力打赢疫情防控持久战的信心与决心,让党旗在信息化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搭建疫情防控分析平台,为科学管理决策提供精准服务
![](/__local/1/DA/96/FA57D265AE3BA0531743A5F5CC2_CEB0FD14_B001D.png)
面对本次严峻复杂的疫情形势,网信中心第一时间组织中心技术工程师研发建设疫情防控分析平台。作为平台研发的主要力量之一,2020年新入职的青年工程师刘思若同志主动请缨,坚守岗位昼夜不停推进平台建设,为了最大程度节省时间、加快建设进度,她坚持住在学校通宵加班,三天内如期完成平台建设。疫情防控分析平台对接了西安市一码通、校园一卡通、健康每日报、OA等多个应用,能够从身份、单位、校区等多维度精准分析全校师生一码通、48小时核酸检测、师生进出校门、隔离情况和疫情工作证明开具情况,为学校疫情防控指挥部科学开展决策部署提供精准数据服务。
组建创新港信息化保障工作组,确保师生需求快速响应
![](/__local/D/A3/66/7C573EA02C0F8D4275591D63E37_30E8BDAC_752D3.png)
![](/__local/C/2D/B4/C92392B9A458831A588C9F8739E_CA829D46_752D3.png)
疫情防控期间,为了切实保障创新港师生日常生活,网信中心专门组建创新港疫情防控信息化保障工作组,选派中心5名业务骨干驻守创新港,确保师生信息化诉求快速响应。在创新港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工作组专项负责网络保障、电子签到保障等技术服务。12月25日,正值西安初雪降温,工作组成员王玉婷尽管手被冻得红肿,依然坚守在寒风中保障师生核酸检测;28日凌晨,青年工程师吴飞龙在进行了连续14个小时的保障之后,在工作群内发出了“核酸检测顺利结束”的消息……网信中心的青年同志们用无声的坚守诠释着党员初心。截至目前,创新港疫情防控信息化保障工作组已保障创新港1.5万余名师生及园区工作人员的七轮核酸检测,同步做好创新港师生的网络信息化服务需求保障,确保师生科研学习平稳进行。
扩容全校学生宿舍网络,全面做好科研学习网络保障
![](/__local/5/52/40/D8184A446DA082C22A8388794A9_2A9C98B3_D34E3.png)
为保障疫情期间学生在校学习、科研、生活用网,网信中心协调争取3大运营商出口线路资源,网络运行部工程师们连夜赴各个机房调试线路、升级设备,经过一夜奋战,全面完成四校区全部学生宿舍出口线路扩容工作,新增10G电信带宽和10G移动带宽,有效提升学生上网体验。
![](/__local/0/5B/0D/84DD0BFD4904E7C659D906133F4_62C7F2C4_1C87A4.png)
此外,网信中心还抽调20余名同志,分布在兴庆、创新港、雁塔校区,24小时坚守岗位,保障四校区网络稳定运行、师生大数据动态掌握、核酸检测数据精准、线上教学畅通可靠、多校区视频会议有序开展,为学校各项工作平稳开展提供有力的信息化保障。82667777服务热线24小时运转不停,确保师生信息化需求及时响应解决。
“大考”面前不退缩,战“疫”之中显担当。疫情防控工作仍在持续,网信中心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用不间断的奋斗拼搏为师生提供最贴心暖心的信息化服务,为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网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