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闫家村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涝死庄稼旱死草,冻死石榴晒伤瓜,不会影响金银花。”在这个地处渭北“旱腰带”的小村庄,金银花却野蛮生长,短短几年内便帮助村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走上了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8月5日,崇实书院乡村振兴调研小分队对闫家村开展了为期一天的乡村调研活动。在驻村第一书记韦帅的介绍下,对闫家村的金银花产业有了一定了解。闫家村位于关中平原东部渭南市北部,气候干旱,土地贫瘠,这样的条件并不适合传统农作物生长。在种植金银花之前,一户人家一年往往只有几百块钱进账,甚至难以维持生活,整个村子都被笼罩在贫困的阴霾之下。
2011年,闫家村现任村委会书记王春颜从山东带回的5000棵金银花苗彻底改变了这一切。金银花耐寒、耐旱、耐贫瘠的生长特点使其在闫家村这样的艰苦条件下仍能广泛种植;而其富含的绿原酸具有杀菌、消炎、抗病毒等功效,极高的药用价值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此外,国家还对种植金银花的农户有500元一亩地的补贴,这激发了村民种植金银花的热情。只过了短短五年,闫家村就依靠着金银花产业成功脱贫摘帽。到目前为止,闫家村已种植3700亩金银花,人均年收入从2014年底的不足4000元增长到了2020年底的21000元。
如今闫家村产出的金银花主要供给各大药厂和茶厂,少部分供给凉茶企业。另外,闫家村还延长了产业链,研发了金银花面膜等新兴产品。销售渠道也不再只拘泥于线下和网店,而是开始尝试直播带货这种新形式。
在韦帅的带领下,调研小队前往金银花田进行实地参观。此时并不是金银花采摘季,田中基本看不见农户。据介绍,到了五月的采摘季,未开的花苞需要迅速采摘,否则开花之后其药用价值便会大幅降低。采摘季对于人工的需求直线上升。采摘金银花并不需要技巧和体力,七八十岁的老人也能分一杯羹。这样,金银花不仅使闫家村村民过上了好日子,也为附近乡镇的村民提供了短期的工作岗位,带动了周边地区农户增收创收。
采摘结束,团队采访了带领村民种植金银花的王春颜书记。2011年,王春颜通过网络了解到金银花。他说:“网上说金银花一亩能卖两万元,我看到这个数字就愣住了。不说两万元,就是缩小十倍,也是不小的一笔钱呀。”为了验证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当时身患肝硬化的王春颜在全身浮肿的情况下前往山东等地,对金银花进行实地考察。考察结束后,他带着5000棵花苗回到了家乡。说干就干,他先拿自己家的田做实验,没想到当年就开了花,有了收益。他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决定带领家乡父老种金银花,走致富路。
刚开始推广金银花的种植时,王春颜碰到了不少钉子。种惯了传统农作物的村民心怀顾虑,他便挨家挨户地劝说村民,并免费提供了价值60余万的金银花苗,还许诺会为种植的农户连续三年提供每亩地150元的补贴;到了采摘的季节,他帮助村民去寻找销路。当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他回答道:“我最大的价值,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民众和干部齐心协力,不断奋斗,闫家村一定能创造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