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闻网首页>新闻专题>报道专题>【青春共家国】>正文
【青春共家国】

【青春共家国】崇实书院“向西而行”暑期实践团队新疆棉花种植模式调研纪实

来源:交大新闻网 日期:2021-08-03 13:30 浏览量:

正值盛夏七月,崇实书院“向西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新疆昌吉,在昌吉州的棉田、制棉工厂、村委会、棉花博物馆等多处走访调查,对新疆棉花的种植模式、制作过程等进行了细致的采访和深入的调研。

调研开展的第一天,小队走进昌吉州的棉花田中进行实地考察。

在农户的指导下,小队与棉农一起进行劳作,通过亲身实践体验棉花生产终端的制造过程,成员仔细观看了棉花的形态并做了图片记录,以备了解棉花的特点和生长过程。在劳作结束后,小队成员就大家调研关心的几个问题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访谈,给调研小队全新的认识和宝贵的调研指导。

通过采访棉农以及后期寻找到的资料,队员们了解到,新疆是我国三大主要棉花产区之首,平均年生产总量可以占到中国棉花总产量的80%以上。

此时正是棉花开花的后期,在棉田中,可以看到棉花稀疏的粉色花瓣。棉农说,棉花开花后,就会形成棉桃,而再过一个月,棉花就会成熟。这时候,也就是棉农最忙碌的时刻:为保证棉花的茁壮生长,棉农需要一刻不停的进行棉花的高度限制,还要灌溉棉田、喷洒农药。在新疆将近40摄氏度的高温炙烤下,棉农们的工作需要日复一日,毫不懈怠。在采访的过程中,棉农们黝黑的皮肤上一直渗出细密的汗水,衣服上也充满了斑斑汗渍。这一刻,团队成员们了解到了身上衣服沉甸甸的重量,理解了棉农们的辛勤而不易。

棉花的灌溉一般采用东部地区罕见的滴灌方式——水通过一条条管道运输,滴到田垄的塑料膜上,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水量。正是这样的方式,让干旱少雨的新疆戈壁上,出现了万亩良田。在这里,水是最宝贵的,每一滴水都与田间的每一点绿意紧密相连,它就是新疆人民的希望。

此外,小队还了解了棉花的种植方式、种植流程和采集方式。在棉花喷洒农药的阶段,棉田里却见不到任何一个喷洒农药的人,棉农自豪的解释道:“现在我们用的都是无人机自动喷洒,在手机上就可以通过定位实时操作,一小时可以喷洒200-300亩地,是人工工作效率的50倍以上,这种方式既省时省力,还节约成本!”可以看到,棉农自如地操作着一台蓄电池洒药无人机,通过摇杆,控制无人机进行喷洒农药、转向等操作,不一会的时间,几十亩的棉田就喷洒完成了。“这种无人机可以用手机控制高度、撒药量、通过设置拐点的方式控制撒药面积,科技助力生产!”这种机器虽然价格较高,但是它是蓄电池发电的,能源耗费小,再算上节约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短时间内就可以收回成本,实现真正的高科技棉田、自动化生产。

第二天,在棉花工厂,小队看到了如今的“采棉重器”——自动棉花收割机,这种收割机有4-5米的高度,是真正的“大家伙”。七八台采棉机整整齐齐停在仓库里,场面蔚为壮观。采棉人感叹,以前采用徒手摘棉的方式,一天收不了几亩地,常常要全村人一齐上阵,忙活好多天才能采完,不但身体劳累、容易晒伤,还经常赶上恶劣天气导致收成缩减、或者错过旺季引发损失。而现在,国家每年都会对棉农进行补助,让棉农们买得起机器、拥有更好的条件播种、收获,可以进行自动化、更高效的劳动,一天能收好几百亩地,效率可以提升近百倍!棉花成本下降、产量大大提高,棉农们安居乐业,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大家其乐融融,共同富裕!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新疆如今早已摆脱了贫穷、落后的帽子:如今,万顷棉田下,已然没有挥汗如雨的棉农在劳作了,只看到无人机在空中轰鸣着呼啸而过,在辽阔的农田里喷洒农药;只看到多台采棉机齐头并进,将棉花整整齐齐收进储物箱内。新疆的棉田已经彻底的变成了现代化的、高科技的田园,人们已经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中,一步一步走向更加富足的生活!

这里绽放的棉花,不仅仅是棉花本身,更孕育西部边陲之地纯白的希望。那些农户朴素而深厚的劳动精神和爱国主义信念,更如沙漠中的白雪,给人绵延宁静中的深沉力量!

文字:崇实书院“向西而行”暑期实践团队
图片:崇实书院“向西而行”暑期实践团队
编辑:腾飞工作室 贾愚喆

关闭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